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046个,比2020年末增长21.7%;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74%和99.82%,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亿户,比2020年末增长0.3%。2024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个,比2020年增长9.8%。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24年末,我国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15.5%、13.6%和24.9%。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占GDP比重为4.59%,比2020年提高0.20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3:01 74
财政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887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208亿元、专项债券32666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3796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089亿元、专项债券25875亿元。 总计来看,今年前8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683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8297亿元、专项债券58541亿元。 截至2025年8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3248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10.4年。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31 65
10月2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二天,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路网压力持续升高,交通客流保持高位运行。今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2.9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3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409列。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预计6120万辆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热门景区国省道车流量大。全国水路预计今天发送旅客1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52%。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国铁集团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今天,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总台央视记者 陈俏:从国铁集团今天发布的数据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包括国铁上海局和国铁广州局等,全国部分重点地区的铁路客运,都刷新了单日旅客发送的历史纪录。 其中,广州南站发送旅客量和到发旅客总量,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深圳北站也刷新了历史单日客流发送的纪录。另外,地处中部地区的国铁武汉局,昨天发送旅客122.1万人次,同比增长8.9%,也创下了日发送旅客的最高纪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正值“长江文化艺术季”,旅客出行需求旺盛,旅游、探亲、学生客流交织叠加,使武汉跻身于全国这个假期出行的热门城市。 总台央视记者 陈俏: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30万人次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64
日前,光伏行业两大龙头企业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共同发布关于达成专利诉讼和解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结束正在进行的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并就各自持有的部分核心专利进行交叉授权许可。这一举措对于破解行业“内卷式”竞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业中的技术交叉现象越来越明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常态。然而在一些产能过剩、技术趋同、产品同质的行业,如果一味拿专利当武器,专利也可能从保护创新的工具变为商业竞争的手段,从而加剧“内卷”。 专利交叉授权许可,意味着拥有专利的双方或多方互相允许对方使用自己的专利,以促进整个产业发展。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华为就曾与三星、OPPO、爱立信、小米等同行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在全球范围内交叉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且互不侵犯对方的知识产权。这样的交叉授权许可,既能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又能保护各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减少专利侵权纠纷。 让更多“纸面专利”成为“产业红利”,不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形成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共识,加快促进专利转化应用,构建产业创新正循环。在尊重企业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以法治方式保障市场秩序,并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标准化建设、搭建国际化平台等方式,让政府、司法机关、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各司其职,构建保护创新与合法竞争并重的市场环境。 与其行业“内卷”拼专利,不如交叉授权聚合力,更好统筹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69
没有市场需求,利润便是无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继续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费,以市场需求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一积极变化,表明工业经济基本盘得到进一步巩固,也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谁在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的这场“逆袭”? 今年前8个月,累计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特别是8月份出现20.4%的增长,客观上看,低基数效应提供了支撑。去年8月份,受高温、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叠加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8%,这为今年数据的同比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把所有功劳都归于“基数低”,那就会忽略工业经济正在发生的实质性积极变化。 更重要的驱动力,来自宏观政策与市场力量的同频共振。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一系列扩内需政策密集落地,推动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同时,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效遏制了低价倾销、恶性价格战等行为,使企业得以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将资源更多投向研发创新和品质提升,形成“创新带来利润,利润反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103
近期,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此次开展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既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涉及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 在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锻长板、补短板还是日常运行,都离不开众多要素的有力支撑。“高垄结大薯,深水养大鱼”“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近年来,一些领域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运用市场化机制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也要看到,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勇闯改革深水区,在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等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才能持续拥抱发展蓝海,为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一方面,多打大算盘,少些小算盘。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这一突出优势,且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全国一盘棋”“市场说了算”既是过往的经验之谈,也是未来的成功之道。思路一变天地宽,跳出旧框框,方能写出大文章。应该切实提高站位,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看待长远发展动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比如,在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更好地打破行政区划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65
“十四五”时期,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深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合作空间,激发发展动能。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正通过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制度型开放迈出新步伐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正经历新一轮重塑。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蓝庆新表示,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明显,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加速重构。在此过程中,各类区域贸易协定在全球出现,表现出开放水平更高、涵盖领域更广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呈现出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后规则”拓展的趋势,让制度型开放成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自由贸易试验区压力测试、金融领域深度开放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取得新成果。 德勤亚太咨询业务首席战略官李佳明表示,与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重点在于实施“边境后开放”,即推动国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程。中国还深度融入并主动引领与“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相关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旨在推动国内标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58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这份亮眼的“十四五”消费成绩单,彰显了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十四五”这5年,可以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消费市场顶住压力,量质齐升——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品质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场景日新月异、新业态蓬勃发展,中国大市场引力增强、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消费“主引擎”动能澎湃,正驱动着中国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踏浪前行。 “提质” 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 周末,山东日照市一家电动车旗舰店内,前来选购电动车的市民络绎不绝。“这辆高端电动自行车原价4000元,现在政府补贴加上店铺优惠,您只需支付2800元。”店内销售员正向一位顾客详细介绍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被点燃。“好些顾客原本还在观望,了解到能享受15%的补贴后,立即就下单了。”该门店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旧换新政策对销量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正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所说,消费品以旧换新,换出了智能,换出了绿色。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如今,品质消费走进了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生活从原来的“过日子”变成“过好日子”。翻开百姓的“消费账本”,服务消费在家庭支
10月1日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3亿人次 记者10月2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3357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4%。 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为2313.2万人次,同比增长7.9%;水路客运量为13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5%;民航客运量为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0886万人次,同比增长0.8%。 10月1日 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同比增长约42%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根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监测数据,对4.8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统计,10月1日,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 十月二日 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 10月2日,全国道路交通流量环比前日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整体路网交通压力大,城市出城方向、城郊地区及旅游景区周边道路仍有排队缓行现象。 从公安部交管局监测的74条高速公路700个重要节点流量看,1日零时至18时,监测流量环比上升67.34%,同比小幅上升。截至2日19时,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50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国内有一些声音认为,在中国,投资和发展已经过了黄金阶段,机会变少。实际上,中国从不缺乏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产业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产业厚积薄发,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其中80%是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投资机遇将加速释放。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位居全球榜单前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创新药加速研发上市,中国正以开放态度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将与全球合作伙伴分享产业升级的巨大投资机遇。 科技创新和人才红利蕴含重大机遇。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快速崛起,为全人类科技进步和福祉提升贡献力量。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已超3.6万亿元,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不断显现,专利转化率稳步提高,前沿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居全球前列,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
中国财经 小亚 10月03日 12:01 49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