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拓展就业空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打出“组合拳”,推动各地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等特点,及时出台地方性扩岗增量政策。有关数据显示,通过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目前已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中小企业岗位超108万个。 在加强人岗需求匹配方面,教育部注重汇聚行业岗位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千行万业人才招聘会112场,汇集岗位超260万个。强化区域招聘协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就业大市场,面向重点区域举办系列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汇集提供岗位超20万个。 数字赋能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全面启动智能化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升级建设。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深化与社会招聘机构合作,发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双高职业学校等共享岗位资源,开展线上专场招聘。 教育部还稳步推进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已归集供需两端40.7亿条数据,具备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学科专业调整研判等功能,通过从规模结构、学科专业、人才流动、人才需求等多个维度,分级分类开展人才供需适配分析。 此外,教育部注重持续做好离校不断线接续服务。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为登记的近万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23:01 46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在国家数据局28日举办的“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江苏、重庆、广东、河北四省市数据管理部门负责人围绕“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发展”主题,介绍了多地在制度构建、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地方样板”。 江苏:今年5个多月以来上架数据产品3933个 江苏省数据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秀斌介绍,江苏贯彻国家顶层设计,从场内数据交易体系构建入手,从制度、资源、市场三方面协同发力,着力解决数据“不敢用、不够用、不好用”的矛盾和问题,让数据从“存起来”的资源,变成“用起来”的工具、“活起来”的资产。今年4月,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5个多月以来已上架数据产品3933个,集聚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1864家,推动数据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竞相显现。 李秀斌表示,一方面解决“制度不明不敢用”难题,另一方面补强“数据不足不够用”短板,最后疏通“渠道不畅不好用”堵点。按照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要求,江苏整合存量机构设立全省统一数据交易所,形成“一个数据交易所、一套规则体系、一个平台系统”的场内交易格局;率先上线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发86个公共数据产品,6个场景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11个项目入选国家“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推进可信数据空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23:01 26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当前,‘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整体呈现出三个‘更’特点。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地方分赛已圆满落幕,全国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京沪两地举办。”28日上午,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局新闻发言人栾婕在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系列发布会(第三场)上表示。 具体而言,一是支持政策有效,行动落实更有保障。各地加强政策对接,结合实际完善政策,不断夯实“数据要素×”行动实施政策保障。截至目前,山东等10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数据要素×”行动整体或者具体领域工作方案,配套制定了财政资金奖补等专项支持政策。许多地方结合“数据要素×”行动的实施编制了“四库全书”,也就是“项目库、场景库、案例库、专家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既加大投资,也帮助解难题,还帮助宣传推广,让企业更有获得感。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指导地方持续推进行动走深走实,全面完成行动任务和目标。 二是基层探索有力,价值释放图景更加显现。各地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大赛牵引、案例推广、场景指引等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多样化路径。比如,今年办赛动员期间,很多地方请去年大赛企业“现身说法”。在企业数据方面,企业用好内部数据实现降本增效,以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进一步带动链上企业协同优化,以及融合外部数据创新应用的路径愈加清晰。在公共数据方面,用于提升政府治理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23:01 18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8天假期为民众旅游探亲创造了充裕条件,民众出行需求十分旺盛。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出行人数约2.95亿人次,同比增长3.2%。 面对旺盛的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从运力调配到服务优化,从安全防范到权益保障,全方位筑牢假期出行“安全线”与“便利网”,确保民众出行安全便捷、舒心顺畅。 9月28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假期出行呈现多重鲜明特征,自驾仍是民众出行主流方式,预计自驾出行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八成左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或将会突破7000万辆,新能源车达1400万辆,充电加油需求显著。 李扬指出,客流高峰集中在假期首尾,10月1日单日客流量或超3.4亿人次,再次出现历史峰值,7日、8日将迎返程高峰;中长距离出行大幅增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路段及热门景区道路车流量激增;国内国际旅游热度攀升,上海、成都、北京等国内热门城市旅游热度有望突破去年,出境游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人数因免签政策大幅增长。 此外,假期货运总体平稳,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稳定,日均货车流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针对这些出行特征,各部门推出系列保障举措
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表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主要源于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 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回正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去年同期低基数是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8%。 除基数因素影响之外,价格、利润率改善也是企业利润大幅回正的重要原因。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由下降0.2%转为持平。光大证券表示,8月PPI回升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动,8月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汽车价格迎来企稳回升。 工业企业营收保持稳定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与1-7月份持平。其中,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较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 8月份,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23:01 16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9月29日启动,至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将迎来客流最高峰,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旅游、探亲、学生客流等交织叠加,铁路客流将呈现总量大、首尾时段高度集中和“首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特点,部分区间和时段客流高度集中。 截至9月28日8时,铁路12306已累计售出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9月29日至10月8日)车票超9000万张。从火车票预售情况来看,国庆中秋假期运输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杭州、上海、深圳、成都、武汉、郑州、南京、西安;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郑州、武汉、杭州、南京、长沙、西安;深圳至香港、武汉,北京至郑州、沈阳、太原、西安、济南,广州至南宁、武汉,杭州至北京等热门区间客流较为集中。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 随着假期临近,机票预订进入高峰期,民航出行市场热度持续走高。在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可能达到1920万人次。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 熊杰: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可能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熊杰表示,近年来,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23:01 15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8日发布的最新交通强国指数显示,我国交通强国指数为89.9点,较上年提升1.0个点,在全球主要国家中的排名升至第5位。 当天,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点任务和主要指标取得新进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分析认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步伐更稳——在12项国际比较指标中我国有7项指标排名在前5位。其中,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新能源汽车占比、铁路电化率、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占比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 刘伟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推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完善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开放;坚持不懈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国务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形成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良好局面。 大会还发布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报告(2024)》等系列成果。
节前,江西南昌多措并举,构建起“全国直采+本地补充”的多元货源网络,让市民“菜篮子”充盈又安心。 在江西南昌的一家智慧农业批发市场,茄子、玉米、萝卜等各类蔬菜种类繁多。在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交易数据、货源缺口,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及时调配果蔬货源。 据了解,当地与山东寿光、云南昆明、湖南永州等多个蔬菜主产区建立直供合作,形成“全国直采+本地补充”的多元货源网络,并通过智慧快检中心检测农残等指标,确保消费者可以扫码看到产地、检测报告等信息。 安徽合肥:“花好月圆”寓意美 “花样经济”被催热 国庆中秋节假期临近,“花好月圆”的美好寓意也让鲜花市场迎来消费热潮。在安徽合肥,鲜切花、室内外观赏植物销量大幅攀升,从种植基地到销售终端,大家都在忙着备货。 在安徽合肥市肥西县的鲜花种植智能温室里,各色蝴蝶兰竞相绽放,花株错落有致。工作人员正忙着把鲜花打包装上车,发往各地。 除了鲜花种植基地的订单不断增加,花卉市场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不仅传统盆花持续走俏,鲜切花的订单增长更为亮眼,较往年同期增幅明显。 江苏:金秋蟹正肥 阳澄湖开捕迎“丰”景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品尝大闸蟹美味的时节。前几天,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上午10时,随着开捕号令的下达,一年一度的阳澄湖大闸蟹围网捕捞拉开帷幕。船舷边,蟹农们熟
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密结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昆仑”系列专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保障群众消费安全,积极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今年以来,全国共立案侦办相关刑事案件1.4万起,集中侦破湖北谢某红等人制售伪劣拼装汽车案、重庆杨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电动车电池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一批职业化犯罪团伙,摧毁一批跨区域犯罪产业链条。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紧紧围绕对提振消费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依法严打侵权假冒犯罪,强化破案攻坚,形成强力震慑;协同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推进涉消防产品、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推动构建闭环监管机制;强化行刑衔接、纪法衔接,畅通案件双向移送渠道,通过向有关部门发送“公安提示函”等有益做法,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堵塞漏洞和薄弱环节,助力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积极拓宽便民利企交流咨询、举报投诉渠道,开通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处置举报线索,让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注成为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 今日,公安部公布8起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 辽宁公安机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14:31 54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大力推进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社会保障体系全球规模最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养老保险不断提质扩面。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2020年的2900元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3162元。2024年末,全国参加企业年金职工人数为3242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2亿元,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19.3%和61.9%,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 医疗保障惠及全民。2024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参保覆盖面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670元,比2020年增长21.8%。2024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2.2亿人次。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20年的27.7%下降到2023年的27.3%,个人看病就医负担不断减轻。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增强。2024年末,我国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625.0万人、3361.5万人;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98.1元和593.9元,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28日 14:31 5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