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表示,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行业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最新数据和《方案》的发布都表明,我国机械工业已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排头兵,正引领产业链向改革升级迈进。” 《方案》提出,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带动机械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供应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到2030年,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詹军豪表示:“《方案》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制定协同技术改造方案,这与当前工程机械行业链式转型趋势高度契合,龙头企业正通过构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中小供应商同步升级。” 机械工业头部上市公司作为行业排头兵,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果显著。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中联重科已投产的智能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8:01 44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机械工业产销形势整体好于上年。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38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31.1%。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介绍,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国工业高5.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1.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9%和23.0%,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的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罗俊杰称,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8:01 49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综合多方观点来看,当前政策层面“扩内需”与“反内卷”发力,预计7月份PPI同比降幅或收窄,工业品价格受政策支撑显现韧性,而受季节性因素拖累,CPI同比增速可能再度转负。 对于7月份CPI走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当下已公布的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高频价格指标,预计7月份CPI环比或上行至0.16%,但受制于基数影响,同比或回落至-0.45%。华创证券研报预计,7月份CPI同比约-0.1%,环比约0.3%。中金研报显示,受食品价格拖累,7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再度转负,从6月份的0.1%走弱至-0.2%。 具体来看,食品项成主要因素。华创证券研报显示,预计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4%,主要受水果(供给季节性增加)以及鸡蛋(产能增长和高温多雨天气拖累消费)的影响。从高频价格看,猪肉批发价上涨1.2%、蔬菜批发价上涨0.7%、鸡蛋批发价下跌1.9%、水果批发价下跌5.2%、牛肉批发价上涨0.1%、羊肉批发价下跌0.2%。中金研报显示,食品方面,7月份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同比由正转负为-11.4%,部分受去年高基数的影响;猪肉方面,前期生猪产能维持高位,叠加高温天气影响或加快出栏速度,供强需弱仍是主基调,7月份22个省区市猪肉均价环比弱于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8:01 58
商务部8月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同比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同比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同比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星辰认为,数字文化、在线教育、跨境医疗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走出去”,我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加上我国不断深化服务业改革,研发设计、法律咨询等高端专业服务国际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数字贸易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新动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看来,随着产业结构变化,特别是信息和科技业务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增加,服务贸易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增速看,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
8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浦东新区高质量推进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政策优势和综合改革示范效应,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群,推动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研究和场景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力争三年内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标杆性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升级。对标杆性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包”,鼓励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强、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标杆性企业在浦东加大投资,承担国家、上海市重大战略任务,并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按照《方案》规划,打造金融科技标杆性园区。建设“模力社区+金融数据港”金融科技与大模型产业联动发展标杆性园区、“陆家嘴软件园+浦东软件园”双城辉映产业融合标杆性园区、张江科学城数智天地数字金融标杆性园区。 《方案》提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推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要素市场及基础设施、各类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科技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在浦东落户,鼓励大型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在浦东设立金融科技企业,鼓励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在浦东集聚发展。鼓励金融科技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在浦东设立,对建设经费、实际投入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支持算力
8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多方面亮点。 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在国家税费优惠和其他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反映创新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两新”政策成效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去年以来较快增长势头。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上半年,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5.3%和56.6%;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新扩围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反映省际间贸易联系持续加深,全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7:31 46
民营经济是经济脉动的“晴雨表”,更是经济活力的“发动机”。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的57.3%,撑起外贸半壁江山。笔者认为,要让这股劲头再足些,需在关键处多添柴猛续力。 其一,政策要多些“直通道”少点“弯弯绕”。 民营企业期盼政策如同春雨一样,落到实处、滋润到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近期透露,两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所有党组成员和各业务司局通过各种方式与民营企业座谈交流500余次,省、市、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万余次——这样的密集互动,为政策精准滴灌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政策力度来看,今年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措施不断:国家拿出3万亿元优质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各地出台“真金白银”配套方案。如何让好政策落到实处是关键,笔者建议,政策落地要少点“弯弯绕”,多些“直通道”。审批环节应减尽减,补贴发放能快则快,要把“纸上福利”变成车间的新设备、研发室的新仪器,这样,民营企业家自然底气十足、信心满怀。 其二,创新要发力于产业链“卡脖子”处。 从供给端来看,上半年,一批民营企业靠硬科技打开局面:敢于投资建立实验室,敢于放手让年轻人挑大梁,敢于把“冷门技术”做深做透。毕竟,创新不仅需要有“真刀真枪”的投入,还要有“十年磨一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7:31 48
8月4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 从数据来看,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 此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贸易逆差显著收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稳步增长与旅行服务的强劲复苏构成拉动服务贸易增长的双引擎。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增速远超进口增速,这表明我国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的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7:31 45
中国网财经8月5日讯(记者 畅帅帅)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机器人产量猛增35.6%、高端制造业利润两位数增长......中国工业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7月28日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行业治理得到加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底盘稳固,工业经济“向稳”而行 韧性成为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的关键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规上工业增加值6.4%的同比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 企业主体活力持续释放。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了8000多户,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展现出更强适应性,利润增长1.7%。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创新驱动,“向新”力量蓬勃生长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成为上半年工业经济最亮眼的风景线。 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随着人形机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5日 07:31 38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23:36 4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