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2025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38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央行网站截图?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3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国家统计局24日在官网公布2025年1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11月中旬与11月上旬相比,30种产品价格上涨,17种下降,3种持平。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各地一批“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日前,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正式开始铺轨,这是首条跨京冀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约81公里,共设22座车站,串联起北京CBD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开发区及平谷新城等区域。通车后,河北燕郊到达北京CBD最短时间约32分钟,京冀居民实现跨区域通勤再提速。 在安徽,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巢马城际铁路全线开始铺轨,线路连接巢湖和马鞍山,预计明年建成,是皖江两岸的一条快速新通道,将进一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甘肃甘南,西宁至成都铁路格尔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平均海拔3300米,是西成铁路建成隧道中海拔最高的项目。西成铁路串联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全线建成通车后,从西宁到成都将从过去的10小时左右减少为4个半小时左右。 眼下也进入到冬修水利的黄金期。作为我国“十四五”重大水利工程——山东临沂蒙河双堠水库施工加紧进行,目前工程进度已达75%,预计明年完工后,将大大提升沂河流域防洪、供水、灌溉等功能,进一步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生产。 在广东湛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最大泵站水池即将封顶,该工程预计2031年通水,全长490多公里,届时将连通沿线12座水库,惠及1800多万人。在四川南充,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正抓紧建设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4
中新网三亚11月24日电 (张月和)第二十九届三亚天涯海角婚庆节暨浪漫盛典23日晚在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启幕。三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贻发在开幕致辞中说,三亚婚庆产业已形成覆盖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宴服务、蜜月旅游的完整产业链,年均吸引数十万新人前来消费,年创收达数十亿元。 11月23日,第二十九届三亚天涯海角婚庆节暨浪漫盛典在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启幕。图为当晚举行的“传统礼赞·时尚婚典”婚俗秀。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作为国内婚庆旅游领域的标志性盛会,三亚天涯海角婚庆节从最初的节庆活动,已逐步成长为集文化展示、产业交流、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成为三亚深化“婚庆+”全产业链融合的代表。 当晚,一场“传统礼赞·时尚婚典”的大型婚俗秀十分吸睛。唐代、明代、新中式与西式等不同时代的婚俗,展现了不同风格的婚俗文化演变。 11月23日,第二十九届三亚天涯海角婚庆节暨浪漫盛典在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启幕。图为当晚举行的“传统礼赞·时尚婚典”婚俗秀。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三亚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锋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即将启动,企业也将深化“婚庆+”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婚庆产业与旅游、文化、时尚、免税消费等领域协同发展,持续为三亚城市浪漫IP赋能。 11月23日,第二十九届三亚天涯海角婚庆节暨浪漫盛典在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启幕。图为当晚举行的“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9
中新网武汉11月24日电 (胡思洁 高龙 卢琪)以“智联世界·贸通天下”为主题的2025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汉交会”)23日在武汉黄陂闭幕。这场国际经贸盛会线上线下总成交额超1800亿元,彰显了武汉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蓬勃活力。 “含新量”勾勒展会新图景 本届汉交会总展览面积达19万平方米,新产品密集涌现,消费新场景亮点纷呈,市场新空间加速拓展。 主展区与分展区聚焦前沿产业与新兴消费,构建多层次创新展示体系。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标杆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产业升级新成果。165家优质企业入驻主展区,数量为去年的3倍,其中外贸优品与新消费领域企业占比60%,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领域企业占比40%。 图为机器人与机器狗进行表演。 郑子颜 摄 走进展区,药食同源展区的 AI面诊、名医把脉与非遗技艺“圈粉”客商;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展区推出“供应链+直播”模式,企业“即看即订、即播即卖”;国际软装展区打造“智慧科技家”等实景剧场,在感知中激发消费需求……科技赋能、文化加持的沉浸式场景成为消费新选择。 本届展会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拉美地区的商贸交流,通过侨助千企万品出海等活动,搭建多元化国际合作通道。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商协会负责人及3000余家中外企业参会参展,为企业开辟广阔海外市场。 数智技术构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已超过2万个,正式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当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0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亿台;建成了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培育的百家全球领先水平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25%,产品质量提升21%,运营成本降低19%。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5G工厂“百千万”行动目标全面完成。下一步,我国将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同时加强6G与工业融合的前瞻研究,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更高质量、更广范围发展。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6
近期在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今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053亿元。这一数字标志着冰雪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如何推动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冰雪运动消费主体从早期的专业爱好者、青少年培训群体,扩展到家庭亲子客群、银发族等。 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市场积极创新,提供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一些滑雪场开设了独立的儿童滑雪区和魔法毯,针对年轻人推出夜场滑雪、电音派对、雪地露营等潮流项目。 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邹新娴表示,供给侧需在冰雪场馆设施、冰雪运动产品供给体系的“质”与“量”上下功夫。一是升级场地设施,推动冰雪场馆智能化改造;二是健全监管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创新产品矩阵,以数字技术扩大消费覆盖面。 “十四五”以来,冰雪产业已构建起覆盖上游装备制造、中游赛事运营与技能培训、下游旅游休闲及衍生消费的全产业链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介绍,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推动冰雪装备器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催生出不少新产品新模式,提升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运动体验。 场地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1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低碳、环保、循环”为特征的绿色新职业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体系,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风电场叶片维修工等新职业、新工种从无到有。而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发电供电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也催生了更趋专业化的细分新职业。 不仅是绿色生产,如今,低碳环保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投身到绿色服务的岗位中。借助低碳楼宇数智管控平台,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在手机上调控一栋办公大楼的600多台空调,每年能减少20%的碳排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电力聚合运营员把城市中分散的电力资源聚合成一个“虚拟电厂”,实时进行优化调度,用电高峰期,在不影响用户体感的同时,让空调负荷降低10%以上。 “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标识137个绿色职业,覆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7
进入11月,位于油橄榄“黄金种植带”的甘肃陇南,迎来油橄榄的集中采摘期。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洋树种”,如今已在陇南的山川间茁壮成长,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金果子”。那么油橄榄是如何适应当地水土,并催生出一条与国际接轨的精细产业链? 当记者来到这家油橄榄企业时,尽管已经是晚7时多,但车间里依旧灯火通明。 油橄榄采摘后需迅速压榨,才能锁住营养与风味。为避免集中交果导致积压、品质下降,今年当地改变传统收购模式,推行“订单预约+果筐发放”机制,按海拔从低到高、品种从早熟到晚熟的顺序,分区域、分阶段有序收购。 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王伍信:现在我们采取订单预约的收购方式,定制了几万个果筐,发放果筐再去采摘,保证果子的出油率、品质和农户的利益不受伤害。 8小时鲜果压榨,27℃以下物理冷榨,10天内可以完成从采摘到上架的全链条管控。这一过程,正是陇南橄榄油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运营的缩影。 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王伍信:之前是比较粗犷的,现在我们越来越精细,一个是单一品种压榨,另外在压榨过程当中,也是按照严格的企业标准去压榨。 如今,陇南橄榄油不仅畅销国内,更出口至欧洲、东南亚。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专程前来签单。 韩国客商 郑义贤:与欧洲等地用机器采摘不同,这里是手工采摘,更好地保持油橄榄抗氧化,而且采摘后立刻加工,可以制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12:01 9
当前,国债发行进入密集期。11月24日,财政部招标发行970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和60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11月26日,还有2只短期国债将发行。 专家表示,国债密集发行是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重要体现。后续积极财政政策取向料延续,应用好用足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工具,加强国债资金监管考核,确保政策效能充分释放,护航稳增长。 发行节奏加快 近段时间,国债发行较为密集。根据财政部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今年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全年发行任务。“四季度国债发行通常集中在10月和11月,兼顾靠前发力和承上启下、做好衔接。”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 相较去年,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发行节奏加快,彰显其支持“两重”“两新”的关键作用。从规模看,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1.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从节奏看,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时间比去年提前约一个月,发行完毕时间也相应提前,推动资金尽早落地见效。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表示,今年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体现,或拉动2025年GDP增长1.7个至1.9个百分点,为实现经济增速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也为重点领域和长期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资金来源。 白彦锋认为,四季度国债发行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更好支持实施“十五五”规划等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
中国财经 小亚 11月24日 08:00 2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