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7月4日介绍,今年前5个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试点工作中,推动试点措施有序落地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如试点对在境外已实施检疫处理的水果简化境内检疫措施,推动监管数据互认,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企业通关时间。截至目前,共计有1.05万票水果采用了该模式进行通关。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形成更多引领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 商务部: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经累计复制推广了379项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各地结合产业优势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复制推广工作,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各项试点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在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的同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举措,确保复制推广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孟华婷表示,商务部将持续跟进复制推广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各地方、各部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根据部署,复制推广的各项措
中国财经 小亚 07月06日 12:12 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3.55亿吨、同比下降0.1%。生产生铁3.14亿吨、同比增长0.3%。生产钢材3.52亿吨、同比增长2.1%。 同时,钢铁出口大幅增长,今年前5个月粗钢净出口超过50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吨。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向好。 工业用钢出货量提升 主导趋势持续强化 专家指出,今年以来,新型工业化加速推动我国钢材需求结构深度调整,工业用钢出货量显著提升,其主导趋势预计将持续强化。 在北京的这家钢贸企业,记者看到前来提货的卡车排成了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眼前这些正在装车的长方形的钢管就是常见的工业用钢材。 北京岳洋通物资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建华:这个叫镀锌方矩管,这些都是工业材,方便于机械加工。 负责人介绍,过去该货场专营螺纹钢等建筑用钢材,而近年来工业用钢出货量显著提升。 北京岳洋通物资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建华:今年我们的销量整体增长在12%左右,主要的增长点在工业材这块,工业材量比较大,销售给客户一般用于机械制造或者绿色化转型的一些制造业。 专家表示,我国钢材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工业用钢占比持续提升,建筑用钢占比则相应下降。去年两者占比已达各半,且工业用钢的主导趋势预计将持续强化。
中国财经 小亚 07月06日 12:12 6
中新网拉萨7月6日电(贡确)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主办的2025扎囊县招商引资暨文旅产业推介会5日在拉萨举行,此次推介会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共探合作新机遇。 图为推介会活动现场。贡确 摄 扎囊,藏语意为“刺树沟内,山桃林中”,是“拉萨山南一体化”和拉萨山南“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据了解,扎囊境内风光秀美,产业发达,经济增长点多样,同时,扎囊县历史文化悠久,独具人文魅力。 图为此次活动展示的土特产。贡确 摄 推介会上,扎囊县委副书记、县长索朗格桑介绍,扎囊县区位优势明显,距拉萨72公里,距山南市区、贡嘎国际机场均45公里,泽贡高速、拉林铁路、S5快速通道贯穿全县,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扎囊县文旅资源丰富,扎囊县地处国家“雅砻风景开发区”的中心地段,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有桑耶寺、敏珠林寺、扎央宗溶洞、宗贡布溶洞、沙漠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已然成为雅砻文化的重要旅游景点。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贡确 摄 索朗格桑还介绍,2024年落地的西藏纳兰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高原油菜开发利用,通过技术赋能与产业联动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中车株洲所山南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作为西藏首个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清洁能源装备基地,2024年在扎囊县实现了正式产品下线,项目建成以来,累计在西藏区域签订
中国财经 小亚 07月06日 12:12 7
中新网宜昌7月6日电 (郭晓莹 杨明)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宜昌分会场5日举行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总投资62.57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签约。 第三届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7月5日举行。杨明 摄 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是两岸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开展较早的城市,拥有秭归屈原故里文化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兴山昭君故里、当阳关陵2个湖北省对台交流基地,建成三峡台商工业园、枝江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省级对台经济合作园区,成立了宜昌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宜昌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等涉台社会团体组织。截至目前,宜昌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9家,累计投资金额19.38亿美元。 第三届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签约现场。郭晓莹 摄 据了解,台湾在半导体及电子化学品领域技术先进、产业成熟、优势明显,宜昌携手台商台企共同建成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目前总产能达到30万吨每年。从2023年开始,两地连续举办了三届两岸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共签约项目50多个,协议总金额约280亿元。 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理事长雷宏毅表示,此次对接会将推动两岸电子化学品产业进一步融合,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跨区域投资合作,希望台商把握机遇,深化交流交往,实现互利共赢。(完)
中新网兰州7月6日电(王牧雨)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前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于5日下午在兰州举行招商引资项目专场签约仪式。28个签约项目紧扣高原资源禀赋与发展热点,现代农牧、文化旅游、中藏医药及新兴产业项目成为焦点。 2024年10月16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进行牦牛乳品生产工作。(资料图)李亚龙 摄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的甘南州,近年来不断释放生态环境持续走高、文化旅游逆势增长的蝶变效应,而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也成为招揽客商的金字招牌。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甘南此次签约的8个文旅项目,聚焦景区提质与文旅综合体建设。在兰洽会展馆甘南展区里,扎尕那、阿万仓湿地等41处A级以上景区的精美图片与AI变脸体验装置相映成趣。近年来,甘南通过打造“簪花之路”“香告梅朵文化旅游节”等IP,推动文旅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2025年“五一”假期,全州接待游客6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7%,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的落地聚焦牦牛、藏羊等高原特色畜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高端肉乳制品生产线等项目,将助力“中国牦牛乳都”的“金色名片”走向全国市场。甘南州副州长扎西才让在推介中说,当地依托亚洲优质天然牧场,正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让
中国财经 小亚 07月06日 12:12 0
中新网拉萨7月6日电(白玛玉珍 周俊 刘欢)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高原,随着13#风机叶轮与机舱精准对接,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电机组5日在西藏那曲顺利完成吊装。 图为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电机组吊装现场。马金春 摄 据了解,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是西藏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保供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计划安装4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00MW,配套建设40MW/160MWh构网型储能系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超4.3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3.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5.94万吨。 西藏开投那曲河水电公司副总经理、项目指挥长郭忠敏介绍,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采用“边施工、边恢复”的环保模式,力争将生态扰动降到最低。该项目建设期间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累计发放工资191万元。项目投产后还将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升级,为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据悉,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届时将显著提升那曲电网稳定性,为藏北高原注入绿色动能。(完)
中新网兰州7月6日电 (艾庆龙)5日,在兰州举行的第31届兰洽会临夏州招商引资项目专场签约现场,广河县盛源皮革加工项目等一批与牛羊产业相关的项目落笔签约,这些签约不仅是商业合作的见证,更串联起临夏牛羊“祖业”的焕新计划。 牛羊产业在甘肃临夏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因而有其“祖业”之称。当地长期以牛羊养殖为主,118.79万头牛、1131.52万只羊的庞大养殖规模,体现其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东乡贡羊、康乐牛肉等特色品牌历经岁月沉淀,既是产业优质代表,也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融入当地发展脉络。 图为甘肃临夏州康乐县“牛王”。(资料图)康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临夏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毛鸿博在此前的“广西及贵州重点企业请进来招商推介会”上提到,东乡贡羊、康乐牛肉、广河羊羔肉等品牌早已名声在外,这些优质的牛羊肉是临夏发展牛羊产业的底气。但临夏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积极推动牛羊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如今,依托牛羊产业基础,明胶、血红素、血清蛋白、牛心瓣膜等新型产业应运而生,且前景广阔。 毛鸿博向众多企业家介绍说,临夏推出的青藏高原牦牛血液提取、氯化血红素等85个相关项目,总投资达147亿元,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潜力。 从单纯的牛羊养殖,到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临夏的“祖业”焕新在此次签约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养殖环节,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加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 综合指数变化显示,6月份,全球制造业仍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趋升。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在扩张区间运行,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力量;美洲、非洲和欧洲制造业均在收缩区间,但恢复力度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6月份,美洲制造业PMI为48.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低于49%,显示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恢复力度较弱。欧洲制造业PMI为48.8%,较上月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小幅上升,但指数水平仍未突破49%,显示欧洲制造业延续缓慢恢复态势,但恢复力度持续较弱。 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且恢复力度较上月提升,较好支撑了全球经济恢复,区域内主要国家均有积极变化。同期,非洲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但仍在50%以下。 分析认为,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下行压力。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成为当前全球各国在探讨经济恢复路径中达成的基本共识。面对不确定性的动荡,加强多边合作,夯实全球市场需求基础
中新社安徽蚌埠7月6日电 题:厚积“薄”发 柔玻璃撑起产业硬脊梁 作者 孔令佑 储玮玮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安徽蚌埠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院集团”),展厅内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重复着弯折拉伸动作,把全场目光都“卷”了进去。这片薄如蝉翼的玻璃厚度约等于一张普通A4纸的三分之一,弯折寿命突破百万次。 据介绍,柔性可折叠玻璃系列产品在可弯曲折叠的同时,又兼具玻璃的种种特性,耐高温、硬度高、透过率高、气密性高、平整度好,即使在氧化和光照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机械和化学性能。 中研院集团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曹欣说,这款柔性玻璃已被广泛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等产品领域。 图为中研院集团展厅内陈列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硬玻璃化作“绕指柔”,离不开团队多年钻研。 “生产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仅配方就需要上千次实验,有了配方,还要经过产业化试验、设计专属生产线、良品率的爬坡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数不清的技术节点需要攻关。”曹欣表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研院院长彭寿带领下,团队成功突破了各个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 “我们已形成‘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流程工业化产业链,玻璃性能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曹欣说。 在这里,把玻璃做到“极致”的创新成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布线就像是给飞机搭建神经系统,将电信号联通,保障飞机各系统间通信和设备供电,这项工作特别考验耐心和细心。”7月3日下午,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电科飞机”),95后刘前志正专注于手头的航电布线工作。2019年,他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毕业后,投身电科飞机生产线。 刘前志在一款飞机的机舱内布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当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电科飞机总装车间,见证一群年轻人忙碌的场景。 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制造的飞机起飞,刘前志内心都会涌起强烈自豪感。2020年,他参与制造的双发四座大飞机在芜湖本地试飞成功,他至今难忘那一刻的喜悦。闲暇时,他会和车间里的小伙伴聊聊当地通航产业的发展和未来。 刘前志(左)和同事讨论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27岁的祁晨昊于2022年加入电科飞机,负责基本装配工作。7月2日下午,在一款飞机机身内,他一边用扳手和螺丝刀熟练操作装配,一边向记者介绍:“我要连接各种曲柄,还要完成飞机舵面的组装连接。作为飞机制造的关键环节,装配后需进行精密调试,才能确保飞机顺利操纵。” 祁晨昊在机身内进行装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由于此前有过民航维修的工
中国财经 小亚 07月05日 23:42 28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