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的铁路隧道——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顺利实现全隧贯通。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银巴支线起于宁夏银川市、止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正线全长约111公里。贺兰山隧道作为国内首条时速200公里的单线客运隧道,也是该支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新贯通的贺兰山隧道全长8792米,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的腾格里沙漠和黄河流域交界地带,同时穿越沙冬青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为Ⅰ级高风险隧道。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宁夏与内蒙古境内铁路网布局,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总台记者 许波 陶鹏飞)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3:31 48
中新网8月16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1至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和铁路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有效发挥了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 7月份以来,积极应对部分地区汛情,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管控,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贵州盘州至兴义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新建站房建设完成,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沈阳至白河高铁、襄阳至荆州高铁、合肥至新沂高铁等项目联调联试有序推进。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力度,尽可能多完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铁路“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3:31 42
中国网财经8月16日讯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7月经济数据。7月份,面对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造成的短期冲击,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短期冲击消除、后续价格回升以及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我国将顺利实现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但主要指标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没有改变。 从工业生产来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背后是“两新”等扩内需政策加力扩围,以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消费来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份基本持平。“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新闻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36
8月份过半,2025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披露渐入高潮。从已公布业绩的公司看,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业绩翻倍增长。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8月15日,A股已累计有37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325家实现盈利,占比超八成。此前,A股已有1569家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其中905家预期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约六成;更有超过400家预期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一批上市公司稳健的财务表现展现出A股市场蓬勃的内生动力。这不仅印证了宏观经济复苏的韧性,更揭示出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营效率提升构建的“内生增长引擎”正持续发力,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信心。 其一,内生动力强劲,夯实市场根基。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上市公司群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其中,沪深北三市共5412家上市公司,有4036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2194家公司盈利正增长,553家公司盈利增幅超100%。 综观2024年年报及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质量持续改善的脉络也清晰可见。企业核心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表现亮眼,多家公司实现两位数增长。比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稳健,今年上半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1.63%;现金流情况持续稳定,今年上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108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7月份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付凌晖强调,面对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从生产供给端来看,工业较快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有力支撑工业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势较好,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暑期旅游出行增多,带动相关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比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从消费投资端来看,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发力显效,文化体育娱乐需求增加,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均保持持续增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前7个月,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35
8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7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7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规模处于历史高位,收支基本平衡;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33%,保持高位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银行结汇16700亿元人民币,售汇15070亿元人民币。1至7月,银行累计结汇9883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99020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7月,银行结汇2336亿美元,售汇2108亿美元。1至7月,银行累计结汇13768亿美元,累计售汇13793亿美元。 李斌表示,7月以来,国际汇市波动加大,美元指数反弹后回落,非美货币随之波动调整。 “我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李斌进一步分析,一是市场预期和交易平稳有序。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环比分别增长12%和16%,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规模为228亿美元。企业、个人等主体结汇率环比小幅上升,售汇率基本持平,说明市场预期稳定,交易较为活跃。二是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7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规模处于历史高位,收支基本平衡;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33%,保持高位运行;服务贸易、投资收益资金净流出环比分别增长34%和7%,主要是居民暑期出境旅行、企业分红派息处于季节性高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加之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都将为外汇市场保持稳健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我国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下阶段,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付凌晖说。 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至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至6月份基本持平。 “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至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付凌晖表示。 从商品零售看,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促消费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付凌晖表示,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8.7%、13.8%、20.6%、14.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支撑商品销售增长。 从服务零售看,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相关服务零售增长较快。付凌晖表示,暑期居民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38
国家税务总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持续显现,在促进转型升级、提振消费需求、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呈现三方面亮点。 “设备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8%;信息传输软件业、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7.8%、28.3%;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设备更新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政策红利正在有效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以旧换新”带热多元消费需求。在政策的有力带动下,传统消费领域和智能消费领域活力持续释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日用家电、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22.8%;家具、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1%、13.6%;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以旧换新”政策同样惠及汽车行业,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增长势头迅猛。 “供需畅通”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政策推行一年多来,逐渐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两新”政策叠加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反作用于供给端,带动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40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英国、中国均增持美国国债。这是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后的首次增持。 美国财政部2025年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6月增持126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476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 英国6月增持487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581亿美元,持仓规模维持第二。 中国6月增持1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64亿美元,为今年连续3个月减持后的首次增持。增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保持第三。 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且总体呈减持趋势。2025年1月,中国增持18亿美元美国国债,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减持189亿美元,4月减持82亿美元,5月减持9亿美元。2022年、2023年、2024年,中国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6月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的净流入总额为778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资金净流入为73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入为705亿美元。 同时,6月海外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的资金规模为1923亿美元,此前5月净买入3185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1546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净买入377亿美元。包括海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31
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7月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7182.0万人次、货邮运输量86.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6%、3.9%、15.3%,“客运稳、货运旺”的良好发展局面得到巩固,总体运输规模进一步扩大。 客运方面,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际客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货运方面,7月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其中: 国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47.9万吨,同比增长10.8%; 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 数据显示,1至7月: 全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31.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0%。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587.8亿吨公里、343.7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4.8%、23.4%。 全国民航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同比增长5.6%。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4.0亿人次、4523.3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7%、26.3%。 全国民航共完成货邮运输量565.1万吨,同比增长14.7%。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322.6万吨、242.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2%、23.0%。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6日 12:01 7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