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25年二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募集资金用途、发行期限和发行利率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从行业整体看,2025年二季度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发行量继续收缩,净融资由正转负。城投债募集资金用途仍以借新还旧为主,新增融资规模占比进一步下降。
(2)分省份看,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化明显,仅8个省份实现融资净流入,且净流入规模最大仅为22.82亿元;城投债发行期限拉长,同比新增发行城投债省份主要发行长期限债券,化债政策落地效果显著。
(3)城投债发行成本继续下行,中短期债券成本降幅较大;广西自治区、黑龙江省和青海省城投债发行成本上升幅度居前,超20BP。
(4)各级别档城投主体发行利率均环比下行,低级别主体短期限债券利率下行幅度相对较大。
一、行业整体表现
发行及净融资方面,2025年二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0,270.63亿元,环比下降8.79%,同比下降8.28%,发行量继续收缩;其中,私募债发行5,720.64亿元,同环比均出现大幅上升,单季度发行量超越公募债幅度创2024年以来新高;同期,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1,989.08亿元,环比大幅下降-248.79%,扭转上季度融资净流入趋势。
资金用途仍以借新还旧为主,新增融资规模占比进一步下降。城投债募集资金用途主要分为借新还旧、新增融资、借新还旧与新增相结合。借新还旧指募集资金用途为通过募集债券资金用以偿还或置换历史各类有息债务,新增融资指募集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及用于项目建设,借新还旧及新增为前述两种募集资金用途兼有的情况。具体来看,2025年二季度城投债仍以借新还旧为主,占比环比提升3.4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5.21个百分点,其中,银行间市场借新还旧城投债占比环比与同比增幅均相对较大,分别为6.01个百分点和9.66个百分点;交易所借新还旧城投债占比环比与同比均略有下降。城投债新增融资占比环比小幅上升0.25个百分点,同比仍呈现下降趋势;募集资金用途兼具借新还旧和新增的城投债金额占比为2.19%。
二、各省份发行及净融资
(一)发行情况
城投债发行规模延续环比下降趋势,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发行规模仍位居全国前三,发行规模均环比下降;东北和西北部分省份年内新增发行城投债。2025年二季度全国31个省份均发行城投债,江苏省和山东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仍超千亿元,其中江苏省发行规模达2,197.55亿元,虽然环比下降,但仍远超其他省份,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发行规模为1,148.50亿,浙江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为897.96亿元;湖北省、河南省、重庆市、湖南省的发行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等13个省份发行规模在100~500亿元区间;贵州省、山西省、吉林省等11个省份发行规模不足100亿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仅发行一期2.20亿元的私募债,城投债发行规模全国最小;西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为年内新增城投债发行区域。趋势方面,在二季度进行城投债发行的省份中,共有14个省份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其中吉林省、北京市、广东省降幅超过30%;发行量环比上升的省份中,贵州省增幅最大,为98.02%,陕西省、云南省、辽宁省、上海市、湖南省、黑龙江省增幅均超过30%。
2、发行期限
1年期和3年期城投债发行规模占比同比下降,5年期及以上城投债占比同比上升,化债政策落地效果显著。2025年二季度全国1年期及以下城投债发行规模占比为17.77%,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3年期城投债发行规模占比为24.8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5年期及以上城投债发行规模占比为54.17%,同比上升1.81个百分点,长期限债券占比持续提升。分地区来看,全国12个省份5年期及以上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提升,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升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上升幅度在10~30个百分点之间;江苏省、湖北省等6个省份上升幅度小于10个百分点;此外,2025年二季度同比新增发行城投债的省份共6个,其中贵州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5个省份新发行的城投债期限均在5年期及以上,新增发行省份的城投债以长期限为主。
3、发行利率
城投债发行成本继续下行,但降幅收窄,1年期城投债发行成本首次跌破2%。2025年二季度受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环比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国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环比下降约7BP至2.41%。分区域来看,除少数区域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城投债发行利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贵州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和云南省降幅超20BP,其中云南省和贵州省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幅度居全国前列;广西自治区、黑龙江省和青海省城投债发行成本上升幅度偏大,超20BP。分期限看,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及以上城投债发行利率环比分别下降20BP、20BP和1BP至1.95%、2.31%和2.61%,中短期限城投债发行成本降幅相对较大,1年期城投债发行成本首次跌破2%。分省份看,吉林省3年期城投债发行利率降幅达100BP,为二季度降幅最大,主要因吉林省二季度发债主体均来自长春市市本级,行政层级相对较高;云南省5年期及以上城投债发行利率增幅超150BP,主要原因是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发行的长期限债券均为公募债,而二季度则均为私募债。
(二)存量及净融资情况
债券存量区域分化显著,融资净流入的省份环比大幅减少至8个。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城投债存量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仍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吉林省、西藏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城投债存量仍不足1,000亿元。净融资规模方面,2025年二季度共有8省城投债融资净流入,数量同比减少超一半,具体看广东省净融资规模为22.82亿元,居全国之首;在23个净融资为零或者为负的省份中,江苏省、四川省、湖南省、重庆市和湖北省净流出额较大(超过150亿元),其中江苏省净流出额最大为512.33亿元;自2024年初以来湖南省已连续5个季度融资呈现净流出。从净融资的变动来看,在净融资额为正的省份中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环比增长;一、二季度净融资均为负的省份中,湖南省、上海市和贵州省净流出规模环比收缩,重庆市、福建省和黑龙江省则环比扩大,其中重庆市环比扩大最多(超130亿元)。
三、各等级主体发行利率
从发债企业中债资信主体级别来看,2025年二季度各级别档主体城投债发行利率环比呈现不同程度下行。其中,BBB档主体发利率下行幅度最大,为16BP,AAA档主体下行幅度在10BP之内,其余级别主体下行幅在10BP~13BP之间。分期限看,各级别主体1年期和5年期发行利率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BBB档1年期下行38BP,下行幅度最大;3年期主体中,AAA档发行利率环比上升9BP,其余级别主体利率均下行。整体看,低级别主体短期限债券利率下行幅度相对较大。
附件一
附件二
标注
1在统计期间内未发行城投债省份未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