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纽盘,瑞郎兑美元交投于0.8115,跌幅为0.13%。
瑞郎基本面分析
瑞士国庆日前夕,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深夜拨通了华盛顿的电话。她试图提醒特朗普,瑞士已经承诺在美国投资1860亿美元,双方此前也已达成10%温和关税的口头协议。
电话那端传来的却是毫不客气的指责,美国称贸易逆差不可容忍,瑞士每年从美国偷走400亿美元。
随后,特朗普随手写下了一个数字,39%。这个远高于欧盟15%、英国10%的税率,在瑞士国庆日8月7日正式生效。
就在关税生效当天,美国国务卿还在社交媒体上向瑞士发出“国庆快乐”的祝贺,被瑞士媒体评价为“赤裸裸的讽刺”。
曾经以永久中立国身份周旋于大国之间的瑞士,此刻在强权政治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一、提前投降的代价,1860亿买不来安全
面对特朗普政府4月发出的关税威胁,人口仅900万的瑞士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不同于欧盟的犹豫观望,瑞士迅速采取行动,在5月就与美国财长达成协议,承诺未来数年在美国投资1500亿瑞士法郎(约1860亿美元),以换取10%的温和关税。
对于一个经济总量不足万亿美元的小国,这笔投资相当于其GDP的近20%,诚意不可谓不足。
瑞士的算盘很清晰——用金钱换取时间与空间。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瑞士无法享受欧盟与美国的15%关税协议保护。
它必须独自面对贸易大棒。然而,精心设计的“投降策略”最终化为泡影。
7月31日,特朗普突然推翻原有协议,宣布对瑞士商品征收39%的全面关税,打击范围精准覆盖瑞士的经济命脉,制药业、钟表业和银行业。
为做最后一搏,8月5日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紧急飞往华盛顿。在没有获得正式邀请的情况下,她试图在关税生效前与特朗普当面交涉。
但美国总统“安排不出时间”会见,凯勒·祖特尔最终只见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她带着失望无功而返。1860亿美元的承诺,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张废纸。
二、精准锁喉,小国为何沦为“待宰肥羊”
特朗普对瑞士的关税打击绝非偶然。在39%的数字背后,瑞士的经济特质决定了它难以逃脱这场风暴。
贸易逆差成为完美靶标。2025年前五个月,瑞士对美贸易顺差高达480亿美元,在美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五。
尽管瑞士央行解释其中330亿美元来自黄金交易(属于储备资产),但白宫执意将其纳入普通商品贸易逆差计算。这一数字成为特朗普口中的“瑞士偷走美国资金”的“证据”。
支柱产业高度暴露于美国市场。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和罗氏占据美国药品市场60%的份额,尤其在癌症靶向药物领域近乎垄断。
美国市场吸纳了瑞士约18%的出口商品,其中近六成将受此轮关税直接影响。瑞士经济事务秘书处数据显示,超过99%的美国商品可免税进入瑞士,但瑞士商品进入美国却面临高墙。
中立身份反成软肋。当关税大棒落下,没有欧盟共同市场的庇护,也没有强大军事同盟的支持,瑞士成为一只待宰的肥羊。
三、经济地震,39%关税的重创
8月7日关税生效当天,瑞士钟表巨头斯沃琪股价应声暴跌9%。这仅仅是瑞士经济震动的开始。
增长前景瞬间黯淡。经济学家预测,若39%关税持续一年,瑞士GDP增长率可能萎缩0.3%-0.6%。考虑到瑞士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仅为1%,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能被拦腰斩半。
就业危机迫在眉睫。瑞士私人银行合伙人约翰指出,关税将让瑞士经济增长减半,而间接影响则会是造成更多人失业。
行业协会已发出警告,这项关税不仅威胁瑞士对美出口企业的生存,更可能摧毁数千个就业岗位。
令人意外的是,金融市场反应相对平静。瑞士股市走势与欧洲主要市场同步,瑞郎甚至对美元走强。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反映出投资者的预期——瑞士终将被迫接受更苛刻的条件,换取关税下调。暂时的平静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经济脆弱性在积聚。
四、屈辱中的两难,瑞士的生存困境
面对39%的关税重压,瑞士政府内部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思路,但每一条路都布满荆棘。
妥协派主张“加码送礼”,部分官员建议进一步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包括增加投资额度、购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甚至有人提出“送块金表”这类象征性讨好。
然而前期1860亿美元承诺遭背弃的现实,让此路显得前途未卜。
务实派则倾向“躺平等待”,考虑到特朗普还有三年半任期,部分官员提议暂不采取反制措施,避免引发更大损失,静待美国政权更迭。
瑞士政府明确表示,他们目前暂不考虑对美国采取关税反制措施,因为这类措施将对瑞士经济造成额外负担。
但这种被动策略代价高昂——瑞士央行估算,仅前四个月31%关税已造成约23个基点的经济产出损失。
更深层的忧虑在于,即便熬过特朗普任期,高关税政策也可能被延续。2025年6月美国单月关税收入飙升至27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暴增301%。
面对巨额财政收益,无论谁入主白宫,可能都难以舍弃对瑞士这样的“肥羊”继续剪羊毛的诱惑。
这个坐拥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富裕小国,曾以中立身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游刃有余。
而今,当单边主义的利刃精准刺向其经济命脉时,1860亿美元的妥协未能换来安全承诺,精心设计的投降策略沦为一场空。
瑞士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强权政治面前,小国即使富可敌国,也难逃被当作筹码的命运。所谓“中立”,若无实力支撑,终究只是大国博弈中的华丽装饰。
瑞郎/美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瑞郎)价格在最后一个盘中交易中下跌,以收集其之前上涨的收益,并试图获得可能有助于其上涨的积极势头,并试图在(RSI)上卸载一些明显的超买条件,特别是随着来自那里的负面信号的出现,在来自EMA50上方交易的积极压力的持续中,以及在短期基础上看涨趋势的主导下,以及在此趋势的轻微支持性偏向下交易。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