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旬至中旬(7月初-7月20日):在美元指数走强的背景下,美日汇率从月初的144附近快速上行至149附近,创阶段新高。这一阶段美元的强势主导了汇率方向,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复(尤其是美国经济数据韧性较强)推动资金流向美元资产。
中下旬(7月20-25日):伴随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美国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日汇率回调至146附近。但此轮回调更多是美元主导的技术性调整,日元自身并未展现出明显的独立走强动能。
月末(7月25日-31日):美元指数重新走强,叠加日本央行7月会议释放偏鸽信号,美日汇率最终收于150附近,全月维持对美元的显着贬值趋势。
从市场交易数据看,美日息差虽继续收窄(美国与日本国债收益率差缩小),但美日汇率仍逆势上行,反映出日元存在结构性偏弱因素(如货币政策分化、避险属性弱化等)。此外,截至7月29日,投机资金对日元的净头寸处于小幅净空头状态,表明投资者普遍对日元持看空态度。
核心影响因素分析:货币政策、贸易协定与政治博弈
1、日本央行:短期内加息无望,政策维持鸽派
日本央行在7月会议上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并公布了最新经济与通胀展望:
通胀预测上调:受日美达成关税协议(降低部分进口成本)影响,日本央行将通胀风险判断从“下行风险较大”调整为“上下风险并存”,但对核心通胀的长期预期仍低于2%目标。
政策立场偏鸽:行长植田和男在新闻发布会中未释放任何鹰派信号,未提及未来加息路径或时间表,整体表态偏向维持宽松以支持经济复苏。
市场对日本央行的预期:短期内(8-9月)日本央行大概率按兵不动,9月会议预计维持当前利率水平;10月30日的会议存在加息可能性,但概率较低(需满足通胀持续超预期、经济数据显着改善等条件)。更重要的是,若日本央行计划在10月加息,需在10月上旬开始与市场充分沟通(类似2024年加息前的“前瞻指引”),目前市场尚未观察到此类信号。因此,8-9月期间日本央行的政策动向对市场的直接扰动可能减弱,但长期来看,其鸽派立场仍是日元走弱的重要支撑。
2、日美贸易协定:短期利好有限,长期风险隐现
7月日美达成贸易协定,核心内容包括:
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日本政府提供融资支持,但实际政府出资仅占1-2%,利润大部分归美国企业);
日本对美开放汽车、卡车、大米等农产品进口(放宽市场准入);
美国对日关税下调:对日对等关税从25%降至15%,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且取消数量限制。
短期影响:协议降低了部分关税不确定性(尤其是汽车和农产品领域),但对日本经济的实际提振有限——日本政府出资比例低(仅1-2%),且90%利润归属美国企业,难以直接刺激日本出口或经济增长。
长期风险:日美对协定的认知存在显着分歧(如利润归属比例、投资主体定义),且未签署正式文件,未来可能因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如大选后政策转向)或日本经济压力而出现变数。若协议后续执行受阻,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信心,间接施压日元。
3、日本政坛:执政联盟失利,政治不确定性升温
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仅获47席(改选前66席),未能过半。这一结果导致:
首相石破茂的领导地位受挑战:自民党内要求其辞职的呼声上升,未来可能触发党魁选举或众议院提前解散重新选举。
政策推行难度加大:石破茂主张的“财政健全化”(控制政府债务)和“货币正常化”(推动央行加息)在当前议会格局下难以落地——执政联盟与在野党均倾向于“财政边际放松”(如减税、补贴)和“货币边际宽松”(维持低利率)。
对汇率的影响:政治不确定性通常加剧避险情绪,但当前日本国债评级(A附近,发达国家中较低)限制了大规模财政宽松的可能性(避免债务危机),因此政策更可能偏向“温和放松”(如部分商品消费税减免)。短期内,政治博弈可能导致市场对日本经济治理能力的担忧,叠加日本央行鸽派立场,日元面临贬值压力;若未来出现首相更迭或政策转向,可能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8月关键变量:避险情绪与政坛动向
1、全球风险情绪:避险需求或阶段性升温
8月初,受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失业率上升、新增就业人数低于预期)影响,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小幅上升,避险情绪有所抬头,日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一度升值。后续需关注:
美国其他经济数据:若8月公布的通胀(CPI)、零售销售等数据继续疲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可能强化,美元指数或回调,间接支撑日元;但若数据表现韧性,美元可能重拾强势,压制日元。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局势(伊朗-以色列冲突)、俄乌冲突等若出现升级迹象,将提升避险需求,利好日元;反之则可能削弱其避险属性。
2、日本政坛:首相更迭风险与政策博弈
8月日本政坛的核心关注点是是否出现首相更迭或众议院提前选举:
若石破茂因党内压力辞职并引发新首相选举,新领导人可能更倾向于“刺激经济”的宽松政策(如加大财政支出或维持低利率),进一步弱化日元的结构性支撑;
若执政联盟为避免选举失利而与在野党妥协,可能推出短期刺激措施(如消费税减免),但对汇率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通过影响市场对日本经济信心的渠道间接施压日元。
综合判断:政治不确定性在8月仍将是日元贬值的潜在推手,尤其是若政策方向偏向“宽松”或“妥协”,将加剧市场对日本长期增长潜力的担忧。
8月美元兑日元行情展望:区间震荡,中枢上移
1、核心结论:波动加大,区间或在143-153,中枢148
综合货币政策、贸易协定与政治因素,8月美元兑日元汇率将呈现“避险情绪与政坛变数博弈下的震荡行情”,具体特征如下:
上行驱动:若美元指数因美国经济数据韧性或美联储偏鹰表态而走强(如美国CPI高于预期),或日本央行明确释放鸽派信号(如强调维持低利率),美日汇率可能测试153附近高点(7月高点为150,若美元进一步强势可能突破)。
下行支撑:若全球避险情绪因美国经济衰退担忧或地缘冲突升级而升温(如美国非农数据持续疲软、中东局势恶化),或日本政坛出现“温和改革”信号(如部分在野党推动财政纪律),美日汇率可能回落至143附近低点(接近年内部分支撑位)。
中枢水平:在无极端事件(如美联储突然降息、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的情况下,美日汇率大概率围绕148的中枢水平波动,反映当前美日货币政策分化(美国潜在降息空间大于日本)与避险属性弱化的平衡。
2、操作建议(针对投资者与企业)
投资者:短期可关注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的联动(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可能强化美元强势)、日本央行政策表态(如植田和男是否释放前瞻指引)以及美国非农/通胀数据的边际变化。区间交易策略(143-153)或优于单边押注。
企业:进出口企业需对冲汇率波动风险——进口企业(如依赖日本零部件的美国制造商)可在148上方分批锁定日元购汇成本;出口企业(如日本汽车、电子企业)可在153附近关注结汇机会,避免汇率大幅波动侵蚀利润。
2025年8月美元兑日元汇率的核心矛盾在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反映美国经济与美联储政策)、日本央行的鸽派立场(维持低利率)、日美贸易协定的长期风险(结构性削弱日元支撑),以及日本政坛的不确定性(政策方向博弈)。短期内,这些因素相互制衡,导致日元难以走出独立行情,更多表现为“跟随美元波动+避险属性间歇性发力”的震荡格局。预计美日汇率将在143-153区间运行,中枢148,投资者需密切关注8月全球风险情绪与日本国内政治动向的边际变化。
(亚汇网编辑: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