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纽盘,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47.232,跌幅为0.41%。
日元基本面分析
瑞穗发布研报称,年底被认为是日本央行加息的最早时机。瑞穗指出,日本央行7月货币政策会议摘要于8月8日发布。在货币政策方面,摘要就物价提出了较为鹰派的观点,包括“与以往阶段不同,当前阶段实际通胀与通胀预期均持续上升,并伴随企业利润和工资的增加”,以及“价格上涨的第二轮效应更可能出现,基础通胀正在上升”。部分理事会成员——很可能是鹰派——主张尽早加息,认为“从风险管理角度看,日本央行应及时上调政策利率”,“央行需要牢记,不应过于谨慎以致错过加息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不少意见仍显示,日本央行打算花相当长时间评估美国关税的经济影响。这些观点包括,“即使日本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基准情景仍未改变,即日本经济增长将放缓,基础CPI通胀的改善将暂时迟缓”,以及“目前尚无来自各经济体的充分数据来精确判断贸易政策的影响。因此,日本央行应在有更多数据可用时再做政策决定”。
此外,还有观点具体提到需要多长时间来判断关税影响。这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未提及的。相关意见称:“至少还需要两到三个月评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如果美国经济承受冲击的程度超过预期,日本经济的下行影响可能会保持在最小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或许可以最早在年底退出当前的观望立场。”
瑞穗表示,新闻报道突出强调了该评论的最后部分(“最早在年底退出观望立场”),并将其解读为鹰派观点,但这一时间表并一定意味着日本央行急于加息。声明中提到的“至少两到三个月”评估期,以及“最早在年底”退出观望,意味着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不会早于12月,这似乎降低了9月或10月加息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两到三个月”的表述并未完全排除10月加息的可能)。相比市场目前估计的10月加息概率约40%,这一表态显得更偏鸽派。
有多条意见建议日本央行应将关注重点从基础通胀转向实际通胀,包括,“央行处于一个应将关于物价走势的核心沟通从基础通胀转向实际物价走势、物价前景、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的阶段”,以及“随着基础通胀接近2%,实际通胀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同时也指出“尽管难以用某一个特定指标来精准衡量,但基础通胀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而言是一个重要概念”)。
这些观点似乎承认日本通胀已运行在2%以上,带有一定鹰派色彩。但也需注意,鉴于预计观测到的通胀将因大米和其他食品价格的基数效应消退,以及美元兑日元(147.24 -0.6100 -0.41%)汇率见顶而显著回落,更加重视实际通胀反而可能成为加息的掣肘因素。
总而言之,瑞穗认为,决定是否再次加息的关键因素,将是到2025年底通胀下降的幅度——这是日本央行似乎视为最早可能加息的时间点。该行依然认为,在日本央行评估关税影响期间,通胀率更可能显著下降,从而使加息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瑞穗表示,美国就业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开始走软,这应有助于美联储恢复降息。此外,考虑到被视为鸽派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有望接替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市场已计入9月降息概率超过90%。瑞穗认为,虽然市场进一步消化降息预期的空间有限,但很难想象这种预期会轻易消散。
值得一提的是,瑞穗的日本同行野村证券也将其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提前至9月,原因是有迹象显示通胀放缓、且就业市场出现初步裂缝。野村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25个基点,随后将在12月以及2026年3月再分别降息25个基点。该行认为,美联储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尽管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但几乎没有压力的迹象,更广泛的金融状况仍然宽松”。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日元)价格在突然下跌中获得积极势头后,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以寻找一个上涨低点作为上涨的基础,依靠其EMA50的支撑,同时测试短期基础上的主要看涨趋势线,获得一些积极势头,帮助其实现新的收益,并帮助其达到(RSI)达到与价格运动相比夸大的超卖水平。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