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日元2025年11月行情走势展望
文 / 慧雅
2025-11-03 11:17:27
来源:亚汇网
月度走势与关键节点分析
2025年10月,美元兑日元汇率呈现显着单边上行态势,月内波动范围达148-154,最终收于154.00,较9月末上涨3.95%,创2022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日元在G10货币中表现最弱,且在亚洲货币中同样垫底,远弱于韩元、新加坡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凸显其结构性贬值压力。
从日线走势看,10月汇率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月初至中旬(10月1-18日):受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及首相预期推动,美日汇率从148.00快速攀升至152.00,涨幅达2.7%。高市作为"安倍经济学"继承人,其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主张引发市场对日元进一步贬值的预期。
中旬震荡期(10月19-29日):汇率在150-152区间窄幅震荡。期间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但日元贬值压力未减。
月末冲刺期(10月30-31日):日本央行10月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植田和男行长未明确暗示12月加息,日元遭抛售,汇率突破154关口,创2022年10月以来新高。
技术面显示,月线级别美日汇率突破自2023年以来的下行通道上轨,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形成金叉,RSI指标升至65超买区,显示多头力量占据主导。日线级别,汇率在154关口面临前期高点阻力,但下方150、152分别形成支撑位。
结构性贬值压力的驱动因素
(1)政策预期差:高市早苗的宽松立场与市场现实
高市早苗作为安倍晋三政治路线的忠实继承者,其经济政策主张包含三方面核心内容:一是延续"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政策框架,主张实施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二是在汇率问题上明确偏好弱日元,认为日元贬值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三是强调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同时在对华关系上主张"战略互惠"。
市场对高市政权的政策预期在10月初迅速反映在汇率上。高市当选首相后,民意支持率高达64%,远超前任首相。其政策主张与日本央行当前货币政策路径存在潜在冲突:日本央行虽维持0.5%政策利率不变,但已释放未来加息信号,而高市主张的宽松政策可能延缓加息进程,这种预期差推动日元贬值。
(2)息差因素:美日利差收窄与日元结构性弱势
尽管美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从9月的3.2%收窄至10月的2.8%,但美日汇率并未如传统利率平价理论预测般回落,反而持续上行。这一背离现象反映日元存在结构性弱势因素:
经常账户顺差收窄:日本经常账户顺差从2020年的20万亿日元降至2024年的12万亿日元,能源进口成本上升与旅游收支恶化是主因。
外资流动逆转:9月下旬后,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投机资金净头寸数据缺失,但市场传闻海外对冲基金持续抛售日元资产。
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属性: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日元作为套息交易融资货币的角色强化,当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日元遭抛售。
(3)通胀数据的复杂性:能源与食品价格的双重压力
日本10月通胀数据呈现"整体上行、核心放缓"的特征:
东京CPI同比上涨2.8%:主要受水费免费政策部分结束、能源价格反弹影响。能源价格同比上涨2.2%,为三个月来首次转正,反映前期政府补贴退坡效应。
全国核心CPI(剔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2.4%:较9月的2.7%有所放缓,但服务业通胀仍维持高位。米价同比上涨49.2%,虽较9月的69.7%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
通胀预期分化:企业通胀预期调查显示,1年期通胀预期为2.7%,3年期为2.5%,显示长期通胀预期仍高于2%目标。
日本央行对通胀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植田行长强调"春斗薪资谈判"是决定未来加息节奏的关键,而部分委员则担忧能源价格反弹可能推高通胀。
关键事件驱动:高市外交与日本央行政策
(1)高市外交:日美同盟强化与对华关系调整
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后迅速展开密集外交活动:
日美首脑会谈:10月28日,高市与特朗普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确认在经济与安全领域深化合作,敲定5500亿美元对美投融资细节,并在人工智能、核聚变等七大领域达成合作协议。此次会谈借助安倍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有效巩固了日美同盟基础。
对华关系:10月31日,高市在APEC峰会前与习近平主席会晤,双方重申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显示高市政权在外交上具备灵活姿态,既强化日美同盟又维持对华稳定关系。
这些外交举措对日元汇率产生复杂影响:日美同盟强化提升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信心,但大规模对美投融资可能加剧日本国际收支压力,对日元构成潜在贬值压力。
(2)日本央行政策:鸽派信号与未来加息路径
10月31日,日本央行以7:2的投票比例维持政策利率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植田行长的记者会释放鸽派信号:
未明确暗示12月加息:植田表示"未来加息将取决于春斗薪资谈判的起步势头",相较9月会议"数据依赖"的表述更为模糊。
经济与通胀展望维持不变:日本央行维持2025财年核心CPI预测2.5%不变,但强调将密切关注能源价格与薪资谈判的影响。
市场对12月加息的概率预期从会前的50%降至40%,显示鸽派信号有效。但日本央行仍保留未来加息可能性,若春斗薪资涨幅超预期,可能触发12月或明年1月加息至0.75%。
二、2025年11月美元兑日元走势展望:震荡行情中的关键变量
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1)高市政策实施与日元贬值压力
高市早苗在11月将重点推进国内政策实施,包括:
财政刺激计划:预计推出规模约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聚焦中小企业纾困与地方振兴。
货币宽松预期管理:高市可能通过公开言论强化宽松政策预期,但需警惕过度贬值引发进口通胀与外汇干预风险。
外汇干预可能性:若日元进一步大幅贬值,日本财务省可能通过口头干预或实际入市操作稳定汇率。历史经验显示,当日元汇率突破155关口时,干预风险显着上升。
(2)日本央行官员讲话与市场预期引导
11月无日本央行议息会议,但多位官员将发表讲话,其政策信号将影响市场预期:
植田行长讲话:可能进一步阐述"春斗薪资谈判"对加息决策的重要性,若强调薪资增长超预期,可能提升12月加息概率。
其他委员观点:鹰派委员如雨宫正佳可能强调通胀风险,鸽派委员如片山刚可能主张维持宽松。
(3)美日经济数据与政策分化
美国经济数据:11月将公布10月CPI、零售销售等数据。若数据延续韧性,可能支撑美元走强,对日元构成压力。
日本经济数据:11月将公布三季度GDP修正值、11月东京CPI等。若数据企稳,可能缓解日元贬值压力。
政策分化: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下降与日本央行潜在加息形成对比,可能加剧美日汇率波动。
(4)市场风险偏好与投机头寸
风险偏好变化:全球股市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局势、俄乌冲突)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套息交易需求。
投机头寸动向: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9月下旬后投机头寸数据缺失,但市场传闻对冲基金持续积累日元空头头寸,需警惕轧空风险。
情景分析与区间预测
基于上述因素,11月美元兑日元大概率维持152-158区间震荡,中枢在154附近。具体情景如下:
基准情景(概率60%):高市政策实施平稳,日本央行维持鸽派基调,美元因美国经济数据韧性小幅走强。美日汇率在153-156区间震荡,月线收小阳。
乐观情景(概率25%):春斗薪资谈判超预期,日本央行释放12月加息信号,同时美元因美联储政策预期调整走弱。美日汇率可能下探150-152区间。
悲观情景(概率15%):日元过度贬值引发外汇干预,或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推动美元飙升。美日汇率可能突破158关口,挑战160心理防线。
潜在风险因素
(1)地缘政治风险:中东局势升级、俄乌冲突恶化可能推升避险需求,支撑日元;但若冲突扩大化,可能通过能源价格渠道加剧日本通胀压力。
(2)能源价格波动:原油价格若大幅上涨,可能推高日本能源进口成本,加剧输入性通胀,迫使日本央行提前加息。
(3)全球贸易形势: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放缓可能影响日本出口,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4)金融市场波动:全球股债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影响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地位。
三、结构性贬值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10月,美元兑日元在政策预期差、结构性弱势及关键事件驱动下显着上行,创近三年最大单月涨幅。展望11月,汇率大概率维持152-158区间震荡,高市政策实施、日本央行动态、美日数据分化及市场风险偏好将成为关键变量。
中长期看,日元走势仍受日本经济结构、通胀形势及央行政策路径影响。高市政权下,宽松政策预期与日美同盟强化可能支撑日元需求,但结构性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能源依赖等将持续制约日元升值空间。投资者需在把握区间交易机会的同时,重视风险管理,通过多元化策略应对不确定性。
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通胀形势演变及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美元兑日元的长期趋势将逐渐清晰。在政策博弈与市场逻辑交织下,投资者需保持灵活策略,动态调整仓位,以在震荡行情中捕捉机遇、规避风险。
(亚汇网编辑:慧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