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自贸试验区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文 / 小亚 2025-07-06 12:15:00 来源:亚汇网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不断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

  破除行政壁垒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求自贸试验区在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跨区流动上形成突破。

  前不久,杭州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因未被纳入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白名单,一批急需用于科研的进口血浆制品标准品滞留口岸。转机来自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钱塘区块管理办公室改革创新科科长冯云昊打来的一通电话。

  “我们第一时间在联合监管推进机制上作出尝试,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邀请专业机构指导企业按照海关卫生防疫管理规定提交相关评审资料。”冯云昊说,得益于机制创新,链康医检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加入了“白名单”。

  钱塘区块率先试点建立全国领先的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其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重塑监管逻辑。该机制联动海关、卫生、市场监管、经信科技、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等多部门,实现对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的全链条闭环监管。

  青岛自贸片区正进行一场深化药食同源“白名单”制度的改革。通过“白名单”制度,该片区已聚集50余家药食同源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涵盖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食品加工、跨境贸易的多产业链条。去年试点企业通关时效同比提升70%,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50%。

  “根据企业需求,今年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改革从放宽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流程到强化监管效能等环节上再升级。”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副部长佟鹏介绍,针对贸易类企业,全面取消“年进口贸易额1000万元”“下游关联企业年产值500万元”等限制,允许企业关联多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覆盖更多中小微企业。

  突出地域特色

  各地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提升,也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

  在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期间,第1000艘租赁船舶签约落地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从2022年飞机租赁突破2000架,到如今船舶租赁达到1000艘,3年间,东疆融资租赁产业接连突破,累计租赁资产规模超1.6万亿元。目前,东疆融资租赁标的物已覆盖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电力设备、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天津东疆综保区租赁局局长时金凤说,东疆完成的船舶租赁业务中,超半数船舶由我国船厂自主建造,不少船舶实现“中国船、中国租、全球用”。自2009年完成全国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起,东疆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量、租赁业务量、租赁资产规模逐年增长。

  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山东企业对丁香、小茴香等原材料需求旺盛,但调味品香料既属食品也属药品,试点改革前在进口环节只能作为药品用途报关通关,程序较复杂。

  首批获得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企业资质的山东裕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进口肉豆蔻、丁香、小茴香和荜茇,作为调味料销售或供给食品加工企业当生产原料,年进口贸易额超20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宋成雨说:“经海关验核无误且符合监管要求,就能办理进口商品通关手续。还有优先验放的便捷通道,仓储周期缩短60%,可以更灵活对接国际市场。”

  近日,21.91吨从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库的船用润滑油,被供应至国际航行船舶“布氏商人”轮,供应完成后,企业向海关履行报关手续。这是全国首票试行“先供船、后报关”模式的保税润滑油供船业务,也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自去年11月获批以来先行先试的一项政策创新探索。

  “新模式为保税润滑油船供市场打开了快速通道,便于承接锚地供应等时效性极强的订单。”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滑油部业务员李其泽表示,遇到客户调整或追加订单,还可以灵活变更供货数量,这些优势不仅会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效益上,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竞争力。

  服务转型升级

  当自贸试验区从“探路者”升级为“领航者”,也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航道。

  青岛自贸区建立了“弹性进退”管理机制,对市场需求大、风险低且其他口岸已准入的非重合目录品种,经专家评估后快速纳入试点;动态退出机制,对因国际环境变化、生态污染等导致风险激增的品种,及时调整出清单,确保安全可控。同时,审批流程“极简化”。推行“集中申报+直审直发”模式,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部分业务“当天办结”;同步实现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通关环节对无需查验的商品实现“即报即放”,物流效率提升3倍以上。

  6月13日,油滴(天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进口的4台再制造乘用车发动机在天津海关完成通关手续,标志着全国首单再制造乘用车发动机进口业务落地,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又一新成果。

  天津海关商品检验处处长刘军表示,再制造产品进入国内,能丰富乘用车后市场零部件供应体系,进一步推动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天津海关设置专人专岗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加强与试点进口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试点再制造产品进口计划,实时对接查验需求。

  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李文海介绍,目前,区内有经营主体近9万家,用天津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天津全市26%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的进出口额、43%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6%的税收收入。

  提到改革创新,浙江自贸区钱塘区块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建明称,“我们通过机制创新,把‘企业找部门’变为‘部门为企业协同服务’,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