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文 / 小亚 2025-07-18 12:32:40 来源:亚汇网

  在7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彰显,相关指标数据表现良好,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知识产权运用不断取得新成效。

  申长雨介绍,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我国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有力支撑了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从2020年的639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9690亿元。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初具规模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既是我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表示,当前,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已经储备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

  在法律制度层面,通过一系列针对性修订构建起与时俱进的规则体系。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着力从制度层面解决商标恶意抢注、囤积、无效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修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适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需要;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

  保护与维权机制的畅通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坚实保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在全国布局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成功打赢专利、商标审查提质增效攻坚战,建成国际领先的专利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专利审查的智能化水平,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审查服务,“十四五”期间,启动了专利智能审查和智能检索系统的建设工作,并结合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进程,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审查工作中的应用,辅助审查员更好地理解发明构思、更快地进行技术分析、更准确地作出审查结论,不断以高质量、精细化的审查工作满足创新主体多元化需要。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持续强化,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0余项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实现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175家,覆盖率达到52.6%。全国专利代办处数量达到34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增至367个。推动设立知识产权研究生专业学位,知识产权人才超过10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人数超过4万人。建设脑科学、网络通信等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28个,向创新主体免费开放,有力服务了创新创造。

  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具体来看,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实现第一批清单产品互认互保。我国成功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与《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成功缔结。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企业连续4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获奖数量位居各国之首。我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此外,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实现合作内容提质升级。中美欧日韩、金砖国家、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等知识产权合作也深化拓展,有力服务了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外申请人在我国提交商标注册申请9.4万件,同比增长7.4%,其中德国、意大利、美国在华商标申请增长很快,均同比增长超20%。另外,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受理了74个法国勃艮第产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为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申长雨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