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欧元/美元徘徊于1.1723下方,现交投于1.1722附近,涨幅0.32%。
市场基本面分析
一、经济数据表现
(一)GDP增长态势
从近期数据来看,欧元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欧盟统计局7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增长0.1%,较一季度明显放缓,创下2024年年初以来最低季度环比增幅。这一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企业赶在美国关税措施生效前“抢出口”带来的积极影响逐渐消散,美国关税措施对全球贸易的冲击逐步显现,致使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出口在二季度受挫,进而拉低了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其中,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和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二季度经济环比均萎缩0.1%。不过,受益于本国消费和投资增长、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等因素,西班牙二季度实现0.7%的增长,在所有欧盟国家中增速最高;法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3%,主要受企业囤积库存和家庭消费支出反弹拉动。整体而言,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也给欧元走势带来不确定性。若后续经济增长数据不能有效改善,可能对欧元形成下行压力。
(二)通胀数据解读
通胀数据对欧元市场影响重大。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将通胀率目标设定为2%左右。目前来看,通胀数据有一定变化。欧洲央行6月预测,欧元区2025年和2027年通胀率将分别为2.0%,2026年为1.6%。当前通胀率已基本达到2%的中期目标。从物价指数来看,能源价格回落对通胀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TTF)从2022年每兆瓦时300多欧元的高位,下跌至当前每兆瓦时不到40欧元。进口成本下降使得欧元区经常账户在2024年就实现扭负为正,今年有望继续改善。能源价格下跌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缓解了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仍可能对通胀产生潜在影响。若通胀率能稳定在目标区间附近,将为欧元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支撑;若通胀出现大幅波动,无论是高于或低于目标,都可能引发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进而影响欧元汇率。
(三)就业市场状况
就业市场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的关键指标,对欧元市场同样重要。近期欧元区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一定韧性。虽然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但部分国家的就业数据有所改善。例如,德国等国家通过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以及部分产业的复苏,就业岗位有所增加,失业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消费者信心增强后,会增加消费支出,拉动内需,对欧元区经济形成正向循环。从行业来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分化明显。服务业由于其劳动密集型特点,在经济逐步复苏过程中,吸纳了较多就业人员;而制造业受全球贸易环境和技术变革影响,就业增长相对缓慢。若就业市场能持续改善,将为欧元提供基本面支撑,增强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反之,若就业形势恶化,可能导致消费者信心受挫,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不利于欧元走势。
二、货币政策走向
(一)欧洲央行利率决策
欧洲央行的利率决策对欧元市场具有核心影响。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欧洲央行经历八次降息,将欧元区边际借贷利率从4.75%下调至2.4%。不过,在7月24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在2.00%、2.15%和2.40%不变,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暂停降息。欧洲央行表示,目前通胀率已达到2%的中期目标,且经济增长有一定韧性。市场对欧洲央行未来利率决策预期存在分歧。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鉴于全球贸易局势动荡,若外部环境改善,经济增长加速,通胀有上行风险,欧洲央行可能不再继续降息,甚至存在未来加息的可能性。例如,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认为,关税既可能再次触发降息,也可能冲击欧元区出口结构,导致物价压力反弹,欧洲央行此刻采取观望策略,可保留应对美方关税路径的灵活性。而另一些投资者则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美国关税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欧洲央行可能在未来根据经济形势再次降息。花旗此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降息,虽然后续预期有所调整,但仍反映出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期待。欧洲央行利率决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欧元汇率走势也充满变数。若维持利率不变或未来有加息预期,将对欧元形成支撑;若重启降息,可能导致欧元贬值。
(二)量化宽松政策评估
除利率政策外,量化宽松政策也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央行通过购买债券等资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胀。在过去几年,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定欧元区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对量化宽松政策的评估也在发生改变。目前,欧元区通胀率接近目标,经济有一定复苏迹象,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可能会考虑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然而,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使得欧洲央行在调整量化宽松政策时较为谨慎。若欧洲央行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将减少市场流动性,提高资金成本,对债券等资产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欧元区金融市场稳定,可能推动欧元升值。相反,若继续维持或扩大量化宽松规模,虽然有助于刺激经济,但可能引发市场对欧元贬值的担忧。
(三)与其他央行政策对比
与其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对比,也会影响欧元市场。在全球主要央行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欧元影响显著。2025年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动摇,美国总统与美联储就降息问题公开争执,市场传闻白宫可能干预美联储人事任命,美国货币政策公信力受到挑战。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一年内8次降息,但节奏更为温和,且始终强调汇率稳定对通胀治理的重要性。这种货币政策分化,使得国际游资更倾向流入欧洲,对欧元形成支撑。例如,若美联储维持较高利率或延迟降息,而欧洲央行继续降息,资金可能会从美国流向欧洲,推动欧元升值。此外,与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相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也会影响资金在不同货币间的流动。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幅度和方向与其他央行不同,将改变货币间的利差关系,影响投资者对欧元的资产配置决策。
三、地缘政治因素
(一)欧洲内部政治局势
欧洲内部政治局势对欧元市场有直接影响。欧盟内部国家间的政治合作与分歧,会影响欧元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例如,在财政政策协调方面,部分国家希望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担忧财政赤字扩大带来的风险。若欧盟内部国家能就财政政策等达成一致,将有利于欧元区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反之,若政治分歧加剧,导致经济政策无法有效实施,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打压欧元。此外,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选举、政党更替等也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如某重要成员国在选举期间,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导致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资金流出该国甚至欧元区,影响欧元汇率。
(二)欧美贸易关系
欧美贸易关系是影响欧元市场的重要外部地缘政治因素。近期,美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及政策对欧元区经济和欧元走势影响显著。美国提出的关税政策,对欧元区出口企业造成冲击。按照近日欧盟与美国达成的新贸易协议,欧盟对美大部分出口将面临高关税,同时欧盟增加对美投资和能源采购,将导致自身产业竞争力削弱和就业岗位减少,给经济增长带来制约。德国、意大利等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进而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若欧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将受到抑制,不利于欧元走势。相反,若欧美能达成有利于双方的贸易协议,降低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将有助于欧元区经济增长,提升欧元的吸引力。
(三)全球地缘政治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欧元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欧元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视为美元的替代避险资产。例如,当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如中东地区冲突加剧时,投资者对美元等传统避险资产的信心可能动摇,转而寻求欧元等资产进行配置。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多国央行正在重新思考其金融资产配置策略,部分央行因美国政治环境问题减少对美元投资,增加对欧元资产配置。不过,若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欧元区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区域,其经济也会受到冲击,从而对欧元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欧元的影响较为复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欧元/美元走势图分析
(欧元兑美元)在最后一个盘中交易中收高,受其在EMA50上方交易的支撑,在短期基础上加强了看涨修正轨道的强度,利用其交易以及对其当前交易的支持性看涨偏见。
除了(RSI)上的积极信号,在卸载超买条件后,这为在即将到来的时期继续上涨和复苏的尝试开辟了道路。
支撑位:1.1702 1.1705 1.1710
阻力位:1.1718 1.1721 1.1726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