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多空博弈下的震荡与突破预期
截至2025年7月21日,国际黄金市场呈现高位震荡态势。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现货金价在3320—3377美元间拉出一道紧凑的技术三角,ADX指数下探年内新低,波动率缩至春节以来最小值,市场屏息等待方向。
技术面分析
日图显示,9月下旬以来的上升通道下轨与5月高点下降压力线相交于当前区间,形成典型收敛三角。3320美元为下轨—前低连线及布林带中轨交汇区,若失守,下方关注3295—3310美元密集成交带;3377美元对应上轨—前高连线及日图云层顶部,若实体突破,多头可先测3390美元,再望向3400美元甚至3428美元斐波纳契161.8%延展。辅助指标方面,RSI处于45,未现背离但动能不足;MACD双线紧贴零轴,红柱仅微量冒出;ADX降至13,趋势强度几近“真空”。
从日线来看,黄金价格短期呈箱体整理格局。上方阻力位集中在3370美元附近,若金价能有效突破该水平,将打开上涨通道,目标看向3400美元,甚至进一步挑战3435美元水平。然而,若金价回落至3320美元区域,或跌破3283美元关键支撑,则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压,进一步下行至6月低点3248美元附近。
宏观因素影响
宏观天平两端因素相互制衡。一方面,美国零售销售环比反弹0.6%、初请失业救济跌至22.1万,为美元提供支撑,对黄金形成一定压制。6月零售走强削弱“硬着陆”叙事,美元即期指数升至104.8,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高7基点至4.42%,金价一度受压。
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与贸易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激发了黄金的避险需求。美联储理事沃勒7月15日暗示“如果通胀继续下行,7月降息25基点可讨论”,市场仍计价年内累计降息48基点。此外,日美关于25%汽车关税豁免谈判将于8月1日截止,任何负面风评均可能推高通胀预景,进而重燃黄金对冲需求。
基于LSTM的多因子模型在7月17日收盘后给出中性偏多信号:短端利率预期下调、VIX低位回升、关税情感分值转负,使未来5日上行概率46%,下行41%,横盘13%。综合来看,黄金虽短期处于震荡,但上行趋势未改,需重点关注3320美元关键支撑位及地缘局势、美联储政策等因素的演变。若全球制造业PMI数据逊于预期,黄金或迎来新一轮上涨动力;若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美元走强,则可能压制金价上涨。
白银:工业与避险双重驱动下的强势与挑战
2025年,白银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价格年内暴涨超30%,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中最受瞩目的品种。这一涨势是工业需求爆发与金融属性修复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与供需面分析
从技术层面看,国际白银4小时级别上,上周两次不破37.5,均迎来不错的上涨空间。目前需关注本周上涨延续性,上方39美元高点是否破位成为关键。若不破39美元,预计在39-37.5区间震荡;若破位39美元,则有望打开更大上涨空间。沪银(2512合约)方面,本周继续看上涨空间,4小时图中下方支撑点在9120附近,只要不破9100,沪银依旧保持多头趋势。上方则关注9300是否破位,不破则看高位震荡,破位则继续看大涨。
从供需角度,全球银矿主矿产增长停滞,伴生银占比高达70%,叠加ESG成本攀升与主产国罢工事件频发,2024-2025年白银供给缺口持续扩大。以COMEX库存为例,6月24日单日减持2.46吨,而ETF持仓量却逆势增持127.21吨。需求端呈现结构性爆发,N型电池技术普及推动全球光伏用银量年均增长5.7%,每GW装机消耗约10吨白银,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达7560吨,占工业需求的34%。新能源汽车领域单车用银量较燃油车增长71%至35克,4000万辆的年产量将带来1400吨的增量需求。
市场资金与机构观点
资金层面,全球最大白银ETF(SLV)持仓量在7月14日达到14966.24吨的年内峰值,单日增持量达207.72吨。深圳水贝市场数据显示,投资银条、银元宝等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0%以上,形成“机构持仓+散户跟风”的双向驱动格局。
机构方面,花旗将白银的0-3个月目标价格上调至40美元/盎司,2025年第4季度平均价格上调至42美元/盎司。高盛等机构也将白银目标价上调至43美元,认为供需缺口与地缘风险将支撑价格上行。不过,麦格理大宗商品团队观点相对谨慎,虽看好银价后市,但认为上涨空间有限,估计第三季度白银均价将在36美元/盎司左右,第四季度均价则为35美元/盎司,其担忧全球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以及关税前需求拉动效应消退,会使白银失去作为风险资产的优势。总体而言,白银在工业需求与避险情绪双重驱动下表现强势,但短期需警惕价格波动,关注关键阻力位突破情况以及供需变化。
原油:地缘政治与经济数据交织影响下的前景不明
原油市场在2025年7月21日同样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风险
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该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原油产区,地缘政治冲突随时可能影响原油的生产与运输。例如,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国内局势动荡等,都可能导致原油供应中断风险上升。一旦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原油供应减少预期增强,将推动油价上涨。同时,美国对部分产油国的制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全球原油市场的正常供应秩序,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
经济数据与需求预期
全球经济增长数据对原油需求预期影响显著。近期部分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存在放缓迹象,这可能导致原油需求不及预期。例如,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数据不佳,反映出工业活动的收缩,进而减少对原油的需求。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也会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对原油需求的预测,若下调需求预期,将对油价形成下行压力。相反,若经济数据好转,显示出全球经济复苏加速,原油需求有望增加,将提振油价。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图形上看,原油价格近期呈现出宽幅震荡走势。均线系统相互交织,没有明显的趋势指引。关键阻力位和支撑位频繁受到考验,如某一价格区间多次成为油价上涨或下跌的阻碍与支撑。例如,若油价能突破前期高点形成的阻力位,可能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若跌破重要支撑位,则可能引发新一轮下跌。相对强弱指标(RSI)等技术指标也在中性区域波动,显示市场多空力量较为均衡,尚未形成明确的趋势方向。总体而言,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与经济数据的交织影响下,技术前景不明朗,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动态以及全球经济数据的发布,以把握油价走势。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