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正是美国新一任总统拜登就职典礼的日子,有不少美国媒体和学者认为,特朗普虽然口头上已经表示会保证权力移交的顺利进行,但是不参加权力交接仪式,说明特朗普内心还是不承认自己输掉了大选,他会想尽办法,在4年后重新回到这里。事实证明,该来的果然还是来了,特朗普在告别演讲上抛出了一个“大炸弹”,让拜登猝不及防。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日消息指出,特朗普在抵达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后发表告别演讲。演讲中,特朗普表示,“不可思议的四年,我们一起取得了众多成就”,“这个国家的未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好”。最后,他还明确的说了一句“我会以某种形式回来的”。随后,特朗普前往佛罗里达州。而几个小时后,拜登宣誓就职美国第46任总统。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一些分析家预测,特朗普在这一活动中的演讲基调大概率还是他在大选中没有输,鼓励他的支持者们“继续斗争”!“告别仪式”也就变成了4年之后再次竞选的“动员大会”。
现在看来,事实确实如此。毕竟,特朗普手中还握有近7400万张选票,不仅如此,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一份最新民调显示,有87%的受访共和党选民依然支持特朗普,这个结果对比去年10月底总统大选前相差无几,特朗普自然不会放弃这一优势。对于特朗普的告别演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表示,特朗普的告别演讲是他一贯政治风格的最后表演,并未真诚地去总结自己四年执政得失。在讲话中,特朗普对国会山骚乱事件进行谴责,当他发现继续煽动和支持这些人会给自己带来政治危险性的时候,马上就选择了抛弃他们,这其实也表现出特朗普在政治上的投机性。
田飞龙还指出,虽然“特朗普时代”落幕,“特朗普主义”却远未退场。所谓“特朗普主义”,是由特朗普在任期内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重大调整所形成的一种政治取向,内含了“反联邦党人”的政治底色和右翼民粹主义的极化政治定位,又带有“美国优先”的独霸主义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及新霸权构想。可以说,“特朗普主义”改变了美国处理中美关系、盟友关系及全球化的基本战略框架和立场。只要美国社会的问题依然存在,“特朗普主义”就有滋生的土壤。“特朗普主义”是不以特朗普是否连任为条件的美国政治的新元素,是拜登政府必须回应和处理的政治遗留,也是其面临的政治挑战和压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