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只产品同日公告分红,嘉实基金今年以来分红总额超46亿元
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5日,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分红总额已超87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约600亿元。5月15日,嘉实基金公告称,旗下嘉实超短债、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和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3只产品将于近日分红,权益登记日和除息日均为5月19日,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5月20日。从分红方案看,嘉实超短债将按照A类0.022元/每10份、C类0.019元/每10份的方案进行分红,这也是该基金今年以来第三次分红。作为全市场首只短债基金,嘉实超短债自2006年4月26日成立以来,连续19年实现收益(2006年—2024年)、分红次数超230次(A/C份额分开计算)、累计分红总额超35亿元(AC份额合并统计)。
二、中基协5月15日启用“基金行业在行动”公益性投教活动统一标识
上证报记者获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5月15日启用“基金行业在行动”公益性投教活动统一标识,供行业在后续公益性投教活动中普遍使用,以期加强投资者教育合力,强化投教活动的公益性、统一性,逐步打造行业共建共享的投资者服务品牌。
三、对冲基金Fermat预测巨灾债券市场规模将增长20%
对冲基金Fermat Capital Management预计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市场规模今年将增长20%,因为极端天气、人口密度和通货膨胀日益影响全球,应对灾害风险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Fermat董事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John S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已经到达拐点”。“主要问题是通胀,”他说,通胀使欧洲和美国在自然灾害后的重建成本大大增加。Fermat的预测意味着,到2025年底巨灾债券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600亿美元。这类债券通常由希望将极端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的保险公司发行。
四、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津京两地工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升级
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于5月13日至14日在武清区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宇树科技、云深处、优必选、阿里云等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发言,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座谈会上,成立了“具身智能协同发展计划共同体”,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赋能汽车、轨道交通、医疗、教育、装备维修等千行百业。大会期间,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津京两地工信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升级,支持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在由工信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机器人+”产需对接系列活动上,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分别发布了机器人在临港基地以及船舶制造中的应用需求,有效促进了机器人技术在能源、船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 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着力解决基金“旱涝保收”等问题
5月15日讯,陈华平副主席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的致辞提到,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近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市场反响很好。下一步要抓好落实,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着力解决基金“旱涝保收”等问题,丰富与中小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配的产品,高质量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需要。同时要压实证券公司和销售机构等主体的责任,督促提升治理水平和合规风控能力,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使投资者更加充分了解产品风险、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