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拿到了证监会的上市“许可证”
最近,事关8亿多基民的公募基金改革正在落地。5月23日,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拿到了证监会的上市“许可证”。这意味着,最快下周就有产品将上架开售。除了浮动费率,本轮公募基金改革关键点还在于全面升级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指挥棒”,引导他们真正和基民“同甘共苦”。业内人士指出,本轮改革效果如何仍然取决于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未来能否真正给基民创造价值,重塑基民对公募基金行业的信任。
二、25条公募基金改革举措推动行业与投资者“同甘共苦”
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25条改革措施既涉及行业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机制的改革调整,比如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突出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基金公司考核评价体系等;也涉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度机制的优化完善,比如强化监管评价引导、完善行业薪酬管理、降低基金投资成本、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总体特点是,通过完善长效制度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督促、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回归初心使命,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三、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7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一系列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的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行动方案共提出25条措施,突出一系列改革重点。比如在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方面,明确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和锁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行动方案明确,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优化基金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同时强化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等,从而提升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发展。
四、吴清:2025年起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23日表示,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吴清答复称,公募基金确实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通过专业的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分享上市企业的成长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增长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上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总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去年底的33万亿元。其中,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3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权益类ETF突破3万亿元。
五、中信证券:公募新规影响市场生态,关注三大主题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公募新规落地,基准偏离和盈利客户比率可能是其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规则,向基准靠拢和保守化配置是大势所趋,但这一过程是动态的,预计未来主动型公募会更加聚焦核心资产定价而不是边际信息流定价,策略范式可能出现整体性调整。从外部环境上看,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中信证券测算美国对华关税将阶段性降至44%左右的水平,本轮中美关税博弈破冰,市场风险偏好还在回升通道中。从主题环境来看,国内维护楼市和股市的政策持续出台持续对市场预期拖底,低基数效应主导社融增长,中美关税问题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市场进入主题躁动时期。从催化因素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华为鸿蒙OS电脑发布。结合市场环境、催化因素以及综合量化指标研判,建议关注公募低配主题、产能化解主题、端侧AI主题3大主题。
六、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
2025年,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约20%。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财富管理需求增加以及金融市场的持续活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投资者教育的深入,公募基金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养老金融等领域,公募基金产品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增长潜力。公募基金市场已形成覆盖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混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体系。其中,混合型基金因兼具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和风险特性,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ETF、LOF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公募基金市场的产品结构。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也推动了公募基金行业的整体发展。
七、今年已有近四成公募管理层更迭,行业变革高管洗牌提速
截至5月20日,今年已有149名基金公司高管职务更迭,涉及78家机构,其中基金规模不足千亿元的中小型机构占比近七成。?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公募基金高频次的人事调整,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行业发展27年迎来新老交替,众多资深高管因退休卸任,年轻人才加速接棒;另一方面,股权变更、考核体系变革、业绩压力等,也促使高管团队持续洗牌。?
八、公募基金在2025年大有可为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在诸多挑战中迎来回暖,尤其是在政策刺激的影响下,A股市场于九月末开始回升。面对超过7亿的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和持有体验。李一梅强调,公募基金行业在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和资本市场改革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资本市场的稳健向上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南方基金党委书记陈莉则提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南方基金在资源配置上将更加专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关键技术企业。她提到,2024年中国经济在政府政策的呵护下,逐步走出阴霾,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陈莉强调,南方基金将积极响应便于消费者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致力于为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同时通过培养长效投资策略,提升持有体验感,让投资者享受到市场的红利。她认为,伴随社会财富结构的演变,公募基金在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大成基金总经理谭晓冈则分享了对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展望。他认为,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的底盘仍旧稳固,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改变。新政策的不断落地,将助力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他指出,财富管理和养老政策的全面实施,将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展望未来,大成基金将继续致力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利用市场机遇,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