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5月19日,豆类油脂期价震荡运行。豆一期价震荡偏弱,期价承压于20日均线压力,资金变化不大;豆二期价震荡偏弱,期价承压于5日和10日均线交汇,资金变化不大;
油脂期价震荡偏强,豆油期价震荡偏强,期价承压于5日和60日均线压力,伴随减仓超8000手;棕榈油期价跌反弹承压,期价承压于5日均线压力,资金变化不大;豆类市场来看,现货成交总体清淡,终端随用随采、备货积极性有限、多以执行合同为主;伴随着进口大豆到港增多以及大部分油厂开机率逐渐回升,国内市场持续交易“弱现实强预期”逻辑。美豆市场对产量风险和贸易政策变化的敏感性将显著提升,而来自于南美供应能力、中国的采购节奏和春播天气题材仍将引发期价持续剧烈波动。近期内外盘豆类价差逐渐修复,联动性有望逐渐体现,短期豆类期价震荡偏弱运行。油脂期价整体震荡偏强,部分抄底买盘入场推动菜籽油期价表现偏强。目前国际油脂市场笼罩在众多不确定性的阴霾之中,美豆油生柴需求前景仍不明朗,印尼上调出口税削弱印尼棕榈油出口优势,从而提振马棕出口,但马棕目前仍处于产需双增阶段,难以走出独立行情。菜籽油供应忧虑持续,令菜籽油累积的风险溢价持续存在,贸易商对后市基差的看涨热情不减。由于三大油脂未来预期仍存明显差异,菜籽油仍是三大油脂中表现最强的品种,对其他品种仍有一定提振,但整体来看,油脂市场仍未摆脱宽幅震荡区间。1.产业动态1)在中美贸易紧张持续、关税波动不断的背景下,中国与巴西的粮食合作正加速推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粮集团计划在巴西打造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码头,意图削弱对美国粮食的依赖。这一动向令美国中西部农民深感担忧,认为中国正将农业供应链永久性地“南移”至南美。
虽然美国与中国本周宣布为期90天的双向关税大幅下调——美方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方对美国产品从125%降至10%——但许多农民认为,长期趋势仍不容乐观。来自爱荷华州与堪萨斯州的农场主在AgriTalk论坛上指出,中国与巴西在铁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基础设施领域加速合作,构建牢固的贸易纽带,“这对我们的未来非常不利”。美国农民还面临作物价格疲软、农保覆盖不足等挑战。部分年轻农场主甚至考虑寻找农场外的工作以维持生计,尽管“心中仍深爱农业”。他们普遍表达出对市场不确定性和政策反复的强烈焦虑。2)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4/25年度迄今欧盟油籽进口量总体高于去年,但植物油进口量落后于去年同期。截至5月11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1日)欧盟27国的大豆进口量约为1,218万吨,较2023/24年度同期增长8%,上周同比增长7%。3)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报告,截至5月14日,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收获进度为64.9%,比一周前增加20个百分点,尽管比过去五年均值仍然落后5个百分点。大豆平均单产为每公顷3.20吨,同比增长8%。目前收割重心正逐渐由早熟品种向晚熟品种过渡。早熟大豆收割进度达73.6%,平均单产为3.26吨/公顷,尤以中部地区表现最佳,普遍超出预期。
晚熟大豆收割进度则为41.9%,平均单产为2.66吨/公顷。目前阿根廷大豆生长周期已基本完成,产量已较为明确。尽管总体进度仍稍落后历史均值,但单产的优异表现成功抵消了早期天气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交易所本周维持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5000万吨不变,略低于上年的5020万吨。
2.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