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晶硅市场热度高,期货价格持续攀升,08合约自6月26日以来涨幅超26%,快速熊转牛。那么多晶硅这个位置还能追涨吗?如有空被套又该如何处理?点赞关注,盛哥一分钟深度梳理。
此轮涨势,众所周知,由行业自律,政策预期、现货调价,及国外光伏的暂停等多因素因素共同推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聚。
政策一般分四阶段,第一阶段吹风,第二阶段定制,第三阶段公布,第四阶段贯彻,光伏已经到了第二阶段。目前个人理解在第二阶段,所以说,炒作周期还没有完,但是没有只涨不跌行情,类比2021年纯碱或者2015年钢铁,中间也有调整,那么短期市场又该如何演绎。
多晶硅当前供需、成本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供需现状:月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全球年需求约140万吨(国内130万吨),当前供需基本平衡。但下游硅片、电池片排产下降,需求增长乏力。
现货成本:N型硅料现货价约3.7万-3.9万元/吨,企业完全成本普遍在3万元/吨以上,部分低效产能成本超3.5万元/吨,行业仍处亏损边缘。
产能利用率:行业整体开工率40%-50%,头部企业开工率超70%,中小厂商因亏损减产明显,前期扩张产能因需求趋缓而闲置。光伏玻璃全年出口占生产比例因年份不同有所差异,近年来大致在10%-17% 左右。
国外光伏玻璃生产成本整体高于中国,不同地区差异如下:欧洲:原材料成本约为中国2倍,电价高2-4倍,建厂成本高3-4倍,人工效率低,总成本高35%左右。
美国: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环保成本及能耗成本(如信义光能马来西亚基地能耗比美国低25%)较高,总成本高20%左右。 东南亚:2.0毫米玻璃成本约16.2-16.7元/平方米,与中国接近,售价差异0.2-0.5元,利润仅1.8%-4.7%。
印度:中国光伏玻璃占其市场超80%,印方总成本较中国高10%。
出口分析:光伏玻璃涨价对出口的影响要点:- 价格涨幅影响:短期涨5%-10%,东南亚、印度等市场或转向本土供应(如2021年印度因中国涨价提关税);中长期涨超15%,欧美本土产能可能挤压中国份额(价差缩小至20%时)。
历史预警:2022年价跌30%出口增25%,2021年涨价致出口增速从18%降至12%;当出口价同比涨超10%且海外产能利用率超70%,需警惕出口放缓(如2024年Q4印度进口量环比降5%)。
总结:短期价格受政策预期支撑,但弱现实矛盾未消,多晶硅多采用长协浮动价,平均成本在39000上下,目前初步覆盖了生产成本,要看后期现货跟进力度,且部分产能一体化公司,如第三阶段,无强严格政策出台,可能部分企业恢复生产,要知道还是丰水期,且对出口来说,短期涨超10%、中长期超15%或致出口下滑,多晶硅这个位置,40000以上,反而是追涨的风险更高,但是做空情绪化严重,没有信号,但是期权是个好选择,建议看看P39000附近3档虚值期权,做多,还是建议等5日线再说。
关注盛老师,每日将结合盘面动态、资金流向及形态分析,为您提供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