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主力合约跌0.50%,上证50股指期货(IH)主力合约跌0.63%,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主力合约跌0.13%,中证1000股指期货(IM)主力合约涨0.24%。焦煤2601流入2.23亿元,螺纹2509流入9738万元,铁矿2509流入2135万元;资金流出方面,棕榈油2509流出4.74亿元,豆油2509流出2.15亿元,纯碱2509流出1.24亿元。沪铜2509流入7.7亿,焦煤2601流入4.83亿,沪金2510流入3.91亿;资金流出方面,沪深300 2509流出21.06亿,中证1000 2509流出19.49亿,中证500 2509流出11.97亿。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持平,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02%,30年期国债期货(TL)主力合约跌0.08%。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沪铜
沪铜主力合约周线震荡偏弱,周线涨跌幅为-1.07%,振幅1.7%。截止本周主力合约收盘报价78400元/吨。国际方面,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在6月份同比上涨2.8%,高于预期的2.7%,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实际消费支出环比仅增长0.1%,可支配收入继5月下滑后在6月持平。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3%,环比季节性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均持续高于临界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基本面矿端,铜精矿TC费用仍处于负值区间,且国内港口库存持续去化,铜矿供应紧张对铜价的成本支撑逻辑仍在。供给方面,政策上对有色行业产能进行引导,部分产能或面临逐步整改调控;加之,原材料供应偏紧,国内精炼铜供给量或有一定程度增速放缓。需求方面,下游铜材加工仍处消费淡季,但随着之后旺季的到来,淡季向旺季过渡,消费预期或逐步转好。此外,8月美国对铜原料豁免关税,但对于铜材等仍征收高额关税,预计后续出口方面需求将有所弱化,故铜需求方面或将呈现外需走弱,内需短期偏弱,长期逐步转好的趋势。整体而言,沪铜基本面或处于,供给增速逐步收减、需求暂弱的阶段,预期向好。
热点二:碳酸锂
碳酸锂主力周线震荡下行,周线涨跌幅为-14.41%,振幅14.51%。截止本周主力合约收盘报价68920元/吨。宏观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等。碳酸锂基本面原料端,海外矿商挺价情绪仍偏强,锂矿报价坚挺。供给方面,因前期矿价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加冶炼厂成本,加之国内产业政策的引导,国内碳酸锂产量及产能或将有所收敛。需求方面,下游目前多持观望态度,对于锂价的变化较为敏感,后续随着淡季向旺季的过渡或有一定逢低备库的操作,现货市场成交情绪随着近期锂价回调有所改善。整体而言,碳酸锂基本面或处于供给有所收减、需求或有一定回暖,行业库存小幅去化但整体仍处高位,后续仍需更多有效需求带动产业去库。
热点三:玉米
供给方面,国际方面,全球玉米供给形势趋紧、美玉米供给压力仍存。国内方面,长期来看,我国玉米产需缺口仍存,维持替代品定价逻辑不变,重点关注进口政策。中期来看,当前盘面交易重点转向新年度单产/产量、种植成本等驱动逻辑。下半年供给端重点关注新供给、政策粮投放节奏、小麦替代规模、渠道出货心态等。短期来看,进口玉米拍卖持续、山东地区小麦玉米价差再度倒挂,施压现货向上空间。消费方面,2025年生猪兑现产能增加,下半年生猪供给仍处于上升周期;蛋禽肉禽存栏居高不下,饲用消费维持刚性消费;深加工消费整体稳定、小幅增加,整体下游消费给玉米价格提供刚性支撑。消费方面重点关注下游饲料企业建库力度、生猪/禽类存栏变化等。短线弱势延续,试探下方支撑效果;中线种植成本驱动新季合约重心下移,盘面或先抑后扬。
行业政策要闻:
一、期货行业“反内卷”新规落地!中期协整治经纪业务恶性竞争,明确7大禁止性行为
据中期协8月1日消息,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保障交易者合法权益,中期协正式发布《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明确指出,期货公司应当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持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规范自身竞争行为,杜绝“内卷式”恶性竞争。总的来看,《规则》共19条内容,从行为界定、手续费管理、禁止性行为、投诉举报及自律管理等多维度构建自律管理框架,推动期货行业向合规化、专业化、服务化转型。其中,《规则》明确了期货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涵。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期货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在开展期货经纪业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则》,扰乱期货行业经营秩序,损害其他期货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
2025年7月29日,受潘功胜行长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会见来访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业开放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宣昌能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完全可以互相成就,关键是要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为外资企业长期投资兴业提供了沃土。中国人民银行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潘功胜行长多次召开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欢迎美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中国,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希望美中贸委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美中贸委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高盛集团、普华永道等企业代表,美中贸委会会长谭森表示,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为外国企业在华展业注入强大信心。美中贸委会及会员企业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各项举措,致力于长期投资中国,愿成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共赢的积极力量。
三、广期所增设多晶硅期货指定质检机构
8月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发布《关于调整多晶硅期货指定质检机构的公告》称,将新增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检矿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世标检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多晶硅期货指定质检机构(取样机构)。记者了解到,早在多晶硅期货上市前,广期所就开始在筹备引入独立第三方取样机构的工作。2024年12月13日,广期所向相关市场主体发布了《关于征集多晶硅期货指定质检机构的通知》,明确相关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要求。经审核,选定上述3家机构为多晶硅期货取样机构。据悉,上述3家机构均具备相关取样项目资质,检测能力均覆盖多晶硅交割区域。据了解,多晶硅期货是广期所首个注册品牌、首个免检交割的品种。在注册品牌的基础上,多晶硅期货实行注册品牌免检交割制度,注册品牌货物进入仓库注册仓单可免于质量检验。
后市展望:
一、生猪:现货低位震荡 前期政策利好持续消化
7月31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32%至14075.0元。7月31日收盘,生猪期货持仓量:-7850手至45199手。现货价格企稳反弹。昨日全国均价14.09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16元/公斤。其中河南均价为14.21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3元/公斤;辽宁均价为13.94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1元/公斤;四川均价为13.38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14元/公斤;广东均价为15.67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元/公斤。生猪现货有所企稳,月底月初缩量,屠宰采购难度提升,提振猪价。当前供需双弱,后续集团场出栏预计将持续恢复,前期散户压栏大猪也有出栏需求,短期猪价仍难言乐观。预计现货维持底部震荡格局,近月09合约上方压制较强。远月受政策影响较大,不建议盲目做空,但盘面已给出较好套保利润的前提下,也需关注套保资金影响。
二、宏观情绪承压 铅锌低位震荡
7月31日,沪铅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86%至16735.0元。7月31日收盘,沪铅期货资金整体流入5448.11万元。废电瓶方面,夏季高温使得回收商货源有限,整体对外报价相对坚挺。供应端,原再生铅企短时开工变化空间不大,市场减复产消息不多,幵且受成本压力影响,短时现货供应增量预期不强。终端消费转向旺季表现暂不明显,短时下游电池企业采购维持刚需。总体来看,原料一侧支撑仍然较强,关注旺季预期能否兑现。
三、美联储中性偏鹰 贵金属延续承压回调格局
7月31日,沪金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37%至770.28元。7月31日收盘,沪金期货持仓量:+2975手至217080手。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主要受净出口反弹推动,国内最终需求分项仍维持疲软态势,表明实体经济内部动能存在分化。地缘政治风险依旧对黄金形成结构性支撑。美国总统当日宣布对俄罗斯设定更为严厉的结束乌克兰冲突最后通牒,并威胁对进口俄油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引发油价和风险偏好的双重震荡;市场对大宗商品供应链中断的担忧再次升温,也在避险情绪与风险资产博弈中凸显黄金的对冲属性。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