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局势的双重影响下,原油市场在7月23日再度展现出复杂的动态,吸引着全球投资者与相关从业者的目光。
国际油价延续跌势
7月23日,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前几日的下行态势。WTI原油期货合约当日收跌1.47%,报66.21美元/桶。盘中一度表现更为低迷,价格曾跌破65美元关口,尽管尾盘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仍未能扭转当日整体下跌局面。布伦特原油期货同样收跌,跌幅为0.89%,报68.59美元/桶。在亚洲交易时段,油价就已呈现出疲态,延续了前几个交易日的震荡下行走势。
供应端压力持续凸显
从供应层面来看,OPEC+增产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此前OPEC+在增产决策上的逐步推进,已经让市场供应面逐渐宽松。在6月,沙特日增产量达到40万桶,其他成员国如伊拉克、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实际产量均已超过其既定目标。目前市场仍在密切关注9月OPEC+的增产幅度,若增产超过预期,超过此前预估的220万桶/日的增产空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恐将进一步加剧。同时,美国页岩油产业虽然钻机数处于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422台,但由于其存量产能依旧充足,对市场供应仍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这也给油价上行带来了较大压力。
需求忧虑加深
欧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成为笼罩在原油需求端的厚重阴霾。美国计划于8月1日生效的关税政策,以及欧盟准备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进行反制的举措,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经济增长的放缓直接抑制了原油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对部分国家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更是加剧了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若美欧双方未能在8月1日前达成贸易协议,新一轮关税的实施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原油需求也将遭受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地缘政治风险潜伏
中东地区作为全球原油供应的关键区域,其地缘政治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原油市场的波动。近期,中东地区局势虽暂时缓和,但潜在的冲突风险始终未完全消散。伊朗核问题以及以伊冲突虽在热战层面有所降温,但美国、以色列、伊朗三方之间的分歧依旧存在,且短期内难以完全调和。一旦地缘政治局势再次紧张,原油供应必将面临严峻挑战,油价也极有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国内油价调整展望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2025年的“第15次”调整,计划于7月29日24点开启。截至7月22日,即第5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0.19%,预测汽柴油分别下调10元/吨。由于该调整幅度未超过下调标准线(50元/吨),目前油价处于搁浅状态,暂不进行调整。但鉴于国际油价在7月23日仍延续跌势,未来几天国际油价的走势将对国内油价调整产生关键影响,若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国内油价在7月29日实现下调的可能性将有所增加。
总体而言,7月23日原油市场在供应增加、需求前景不佳以及地缘政治潜在风险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延续了震荡下行的态势。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油价格走势仍将受到这些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市场参与者需持续关注相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