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原油市场要闻:供需博弈与地缘风险交织下的油价震荡

文 / 章天 2025-08-14 08:31:03 来源:亚汇网

   一、库存超预期累库与IEA悲观预测打压油价

  

   8月14日国际原油市场延续跌势,WTI原油期货收跌1.31美元,跌幅2.05%,报62.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1美元,跌幅1.5%,报65.63美元/桶。当日市场情绪受多重利空因素压制,其中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库存数据成为关键导火索。数据显示,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03.6万桶至4.27亿桶,增幅0.72%,远超市场预期的减少27.5万桶,创2025年6月6日当周以来最高水平。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减少4.5万桶至45.3万桶,但整体库存压力仍令市场担忧供应过剩加剧。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月报中释放强烈悲观信号,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创纪录的供应过剩,库存累积速度将达每日296万桶,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水平。IEA指出,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均不及2023年的一半,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下调拖累消费,而供应端欧佩克+加速重启暂停产能,美洲地区非欧佩克+国家产量预期上调,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尽管当前仍处于消费旺季尾声,但市场对过剩的担忧已显著压制油价上行空间。

  

   二、OPEC+加速增产与地缘政治风险博弈

  

   在供应端,欧佩克+的增产计划持续施压市场。根据8月3日线上会议决议,该组织计划自9月起将原油日产量再提高54.8万桶,提前一年完全逆转2023年11月实施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措施。这一决定旨在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并应对美国页岩油竞争,但市场对其执行力度存在分歧。阿联酋等成员国因产能配额调整获得更大增产空间,而沙特等核心产油国则面临财政压力与市场份额的平衡难题。

  

   地缘政治方面,市场密切关注美俄领导人定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会晤。特朗普此前表示,若俄罗斯不停止战争将面临“严重后果”,而普京则通过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通话释放复杂信号,暗示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此外,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二级关税威胁仍悬而未决,若制裁升级,可能导致全球约10%的原油供应中断,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当前地缘风险溢价与供应过剩预期相互博弈,成为油价短期波动的主要驱动力。

  

   三、需求疲软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需求端持续疲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能源转型压力抑制原油消费。中国7月M2同比增长8.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但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美国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高于预期,显示通胀粘性仍存,可能延缓美联储降息步伐,进而影响原油需求预期。此外,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从70.4万桶/日下调至68.5万桶/日,2026年预测下调至69.9万桶/日,凸显需求端的长期压力。

  

   宏观经济层面,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压力加剧,可能限制政府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空间。而OPEC+在最新月报中虽上调2026年需求预期至138万桶/日,但2025年预测维持129万桶/日不变,显示其对短期需求复苏的谨慎态度。在供需失衡与政策不确定性交织下,市场对油价中枢下移的预期升温,部分机构预测年底WTI或跌至60美元/桶以下。

  

   四、技术面承压与市场展望

  

   从技术角度看,WTI原油跌破63美元关键支撑位,短期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RSI指标在40附近徘徊,显示市场处于超卖但尚未企稳。布伦特原油则面临66美元附近的强阻力,若无法有效突破,可能进一步下探65美元关口。分析师普遍认为,在OPEC+增产落地与地缘风险未实质升级的背景下,油价短期仍将承压,但需警惕突发事件引发的波动。

  

   展望后市,市场焦点将集中于周五的美俄谈判结果、下周EIA库存数据以及OPEC+的月度报告。若谈判释放缓和信号,可能缓解地缘溢价,加剧油价下行;反之,若冲突升级,或推动油价反弹至65美元/桶以上。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市场进入过剩周期的趋势难以逆转,库存累积与需求疲软将主导价格走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供需基本面与政策动向,合理控制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