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显著下跌
8月20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走低。WTI9月原油期货收跌1.07美元,跌幅1.69%,报62.35美元/桶;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收跌0.81美元,跌幅1.21%,收于65.79美元/桶,此外中东AbuDhabiMurban原油期货下跌0.93%,暂报68.49美元/桶。而截至20日凌晨,美国WTI9月原油期货电子盘报价下跌0.58美元,跌幅0.93%,报62.12美元/桶;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报价下跌0.48美元,跌幅0.72%,报65.97美元/桶。
俄乌会晤筹备影响油价预期
受俄乌会晤筹备相关消息影响,原油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油价出现回落。交易员正密切关注在华盛顿举行的相关会晤,期待能达成可能增加原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协议,市场担忧供应增加会对油价形成压制,因此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进而引发了原油的抛售行为,导致油价明显下行。
美国API库存数据偏利多但油价反应平淡
美国至8月15日当周API原油库存数据于近日出炉,数据显示该周API原油库存下降241.7万桶,预期为下降158.7万桶,前值则为累库151.9万桶,数据表现偏利多。不过,市场对这一利多数据反应不大,油价并未因库存下降而上涨,反映出当前市场在缺乏其他重大利好题材背景下,主流思路仍维持谨慎偏空的逻辑。
全球原油供需预期面临转变压力
RystadEnergy在8月石油宏观月报中指出,由于OPEC+加速解除减产致使供应增加,再加上季节性需求放缓因素,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将降至65美元/桶,届时全球液体燃料市场将进入过剩状态。2025年全球液体燃料平衡从之前的10.8万桶/日过剩扩大至23.5万桶/日过剩,原油平衡也从29万桶/日赤字转为15.7万桶/日过剩。而国际能源署(IEA)也预测,受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增产推动,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同样将出现过剩局面,进一步对油价构成长期压力。
中国市场将呈柴强汽弱格局
随着暑期汽油旺季临近结束,中国市场正逐步转入柴强汽弱模式。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渤海湾汽油船单成交8万桶/天,较7月均值下降44%,较去年同期下降30%;柴油船单成交16万桶/天,较7月均值上涨14%,较去年同期上涨81%。因金九柴油旺季即将来临,叠加《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引发供应趋紧担忧,近期贸易端柴油补库需求出现大涨,柴油价格表现相比汽油更为坚挺。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