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国际原油市场延续弱势震荡格局。WTI9月原油期货电子盘价格报62.12美元/桶,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93%;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报价65.79美元/桶,跌幅0.72%。这一走势反映出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担忧加剧,叠加美元走强和美国高利率环境的压制,油价反弹动能显著不足。
从市场情绪看,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推动的中东和平协议谈判进展及潜在制裁措施引发供应预期波动;另一方面,OPEC+于8月3日宣布的9月大幅增产54.8万桶/日的决议开始逐步落地,这意味着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风险进一步攀升。此外,日本第二季度GDP增长1.0%的强劲数据虽短暂提振需求预期,但难以抵消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和美元指数反弹带来的压制作用。
相关新闻消息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与增产博弈的双重拉扯
中东局势仍是短期油价波动的核心变量。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对峙持续发酵,尽管霍尔木兹海峡未被完全封锁,但油轮绕行非洲好望角导致的运费上涨已推升亚洲炼厂成本。与此同时,OPEC+加速增产策略(4月以来累计增产247万桶/日)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沙特、阿联酋等核心产油国通过扩大产能争夺市场份额,直接对冲了地缘风险带来的供应溢价。高盛指出,若OPEC+完全取消220万桶/日的减产,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在2026年跌至53美元/桶。
供需基本面:过剩预期主导长期定价逻辑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原油供应将因OPEC+增产和美国页岩油复苏出现过剩,这一判断与高盛的“结构性过剩”观点形成共振。当前供需矛盾已在库存数据中初现端倪:美国截至8月15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280万桶,而市场对即将发布的EIA库存数据普遍预期将延续累库趋势。需求端,尽管中国稳增长政策(如LPR维持不变)释放托底信号,但美国高利率环境抑制了全球制造业活动,EIA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放缓至70万桶/日。
美元与货币政策:压制油价的隐性枷锁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释放的鹰派信号推动美元指数反弹至104.20,直接压制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吸引力。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从45%回落至38%,导致投机性多头仓位持续撤离。据CFTC持仓数据,截至8月13日当周,WTI原油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减少1.2万手至21.5万手,创三个月新低。
技术分析与关键价位
从日线图看,布伦特原油已跌破66美元/桶的短期支撑位,若无法收复67美元关口,可能进一步下探64.5美元(200日均线支撑)。WTI原油则面临62美元的关键心理防线,若失守可能打开向60美元整数关口回落的空间。技术指标显示,两大原油品种的RSI均处于40-50的弱区,MACD绿柱持续放大,表明空头力量占据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主连合约(INE)当前价格为482.3元/桶,处于480-485元的震荡区间,支撑位484.44元与阻力位492.31元形成短期波动边界。这一走势反映出中国市场对中东油运成本上升的局部定价,但整体仍受制于国际油价的下行趋势。
当前原油市场处于地缘风险与供需过剩预期的博弈平衡点,短期震荡下行趋势明确,中长期则受制于OPEC+增产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投资者应采取“高空为主、波段操作”的策略,同时保留部分仓位应对地缘黑天鹅事件。建议密切关注EIA库存数据和美联储政策信号,及时调整持仓结构。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