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原油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血液”,其价格走势始终牵动着各方神经。8月25日,原油市场再度成为焦点,一系列重要消息持续冲击着市场,多空因素激烈博弈,使得油价走势愈发扑朔迷离。
国际油价涨跌互现,周度表现强劲
截至周六收盘,美国WTI9月原油期货电子盘价格上涨0.14美元,涨幅0.22%,报63.66美元/桶;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上涨0.06美元,涨幅0.09%,报67.73美元/桶。从全周表现来看,WTI原油累计上涨2.71%,布伦特原油累计涨2.85%。近期油价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以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只要紧张局势得不到实质性缓解,就会持续为油价提供支撑。而EIA数据显示的库存大幅下降,更是直接刺激了市场对原油供应偏紧的担忧,推动油价上行。
国内油价下调在即,车主迎来利好
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即将于8月26日24时开启。8月25日,本轮国内油价计价统计周期进入第9个工作日,当前参考原油变化率为-4.13%,预计汽柴油下调205元/吨,折算为每升油价下跌0.17-0.19元。以50L家用汽车油箱容量来计算,加满一箱油预计要少花8元以上。此次油价下调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市场在前期的价格波动中,整体呈现出一定的下行趋势,从而带动国内油价调整预期偏向下跌。对于广大车主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行成本。
行业基本面变化显著,投资并购陷入停滞
融资环境的恶化正直接反映在原油行业的基本面。全球上游并购规模同比锐减34%,美国页岩交易因估值过高和储量质量下降陷入停滞,二叠纪盆地活跃钻机数已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原油行业在投资和生产环节正面临严峻挑战。钻机数的下降意味着未来原油产能增长可能受限,而投资并购的停滞则反映出市场对行业前景的谨慎态度。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将对原油市场的供应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旦行业投资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未来原油供应可能出现短缺,从而对油价形成潜在支撑。
需求前景存忧,供应格局面临调整
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8月全球原油加工量逼近8560万桶/日峰值,三季度同比增160万桶/日,远超上半年均值。但市场普遍认为,四季度原油需求将放缓。一方面,夏季消费旺季接近尾声,能源需求环比转弱;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也在打压原油需求前景,多机构下调全年原油需求增量预期至不足100万桶/日。与此同时,供应端也在发生变化,9月后炼厂开工率下降,欧佩克+新增产量即将入市,供应紧张格局将边际宽松,市场或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这种供需两端的变化,使得未来油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如果需求下降幅度超过供应增加幅度,油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反之,若供应端的调整能够有效平衡需求的减少,油价则有望维持稳定或出现反弹。
展望未来,原油市场将继续在多空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波动。地缘政治局势的任何新进展、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以及原油供需两端的动态变化,都将成为决定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相关消息,谨慎做出决策。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