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原油市场今日分析:中美需求减弱助OPEC重掌油市 季节性主导下API暴增需多维印证

文 / 林雪 2025-10-16 13:00:59 来源:亚汇网

 亚盘市场行情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承诺他的国家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原油价格可能会上涨。截至目前,WTI原油报价58.34美元,Brent原油报价62,。19美元。

 原油市场基本面综述

  美联储理事米兰呼吁加快降息步伐,但(单次)降息幅

  度无需超过50BP,其称今年再降息两次是现实的;除了黄金,看不到市场中已包含风险溢价。

  美联储褐皮书:消费支出小幅下降,劳动力需求普遍低迷。

  美国财长贝森特:计划在感恩节后向特朗普提交三到四位领导美联储候选人名单。

  媒体称特朗普政府授权CIA在委内瑞拉采取秘密行动,特朗普证实了此消息。

  特朗普威胁:若哈马斯不遵守停火协议,其一声令下以色列将恢复行动。

  特朗普:莫迪向我保证,印度不会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但此举需要一个过程。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已实施停火。

  机构观点汇总

  分析师Juan Diego Celemín Mojica:油市的隐患、亚洲原油库存和需求幻象

  当前全球石油市场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多个权威机构预警即将来临的供应过剩,另一方面又有迹象表明石油需求峰值可能已成过去。根据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最新数据的显着分歧,前者测算出每日超200万桶的供应过剩,而后者仍坚持市场平衡论断。这种认知差异源于对非常规油田衰减速度的不同评估——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初始两年即可产出80%可采储量,且维持现有产能已消耗行业90%的投资。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日均90万桶的战略储备行为,若剔除这部分政策性需求,全球实际消费可能已进入负增长区间。

  市场正面临双重悖论:短期供应过剩压制价格,但低价环境又抑制未来投资,可能引发中期供应危机。与此同时,油田开发周期长达7年、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页岩油成本可能在10年内升至95美元等因素,都在重塑传统供需框架。在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混沌期,能源独立战略与低碳转型不再是环保议题,而成为应对未来能源安全危机的必要保障。

  相对而言,需求侧的前景更为明朗——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加速和电动汽车普及的背景下,叠加地缘政治动荡对经济的冲击,石油需求增长已明显乏力,甚至可能临近转折点。但整体来看,石油市场依然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传统分析框架正在失效,需要以更审慎的态度看待这个处于能源革命十字路口的传统行业。

  道达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短期悲观与中期乐观的对决,欧佩克何时才能重掌定价权?

  从根本上讲,短期市场略显悲观。但道达尔对中期前景相当乐观,因为产量下降且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当油价降至60美元或更低时,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将开始下降。从2026年中期开始,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量将大幅下降,没有增长,届时欧佩克将重新掌控市场。

  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则表示,油价未来应会继续上涨,非常看好原油,不是今年或明年上涨,但对长期油价充满信心。预计到2026年油价将在58-62美元之间。美国石油供应可能在2027年至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

  分析师Rory Johnston:油价处于暴跌临界点,什么水平会触发欧佩克政策转向?

  最新IEA月报显示,明年平均每日过剩供应量将达到约400万桶,较上次报告的330万桶进一步上升。从历史角度看,这将是史上最大的年度过剩规模——几乎是2020年新冠疫情封锁期间创下的过剩水平的两倍。鉴于该预测前提是欧佩克+维持现有产量,我认为IEA自身也并不预期这种情况真的会发生。相反,这个预测更有助于说明需要削减多少供应才能平衡市场——大约是每日400万桶,相当于全球产量的4%至5%。

  日均400万桶的过剩意味着明年将累积约15亿桶的库存,这几乎相当于美国现有石油储备总量在一年内被填满。这种级别的库存堆积必然引发价格暴跌,而价格下跌将首先冲击美国页岩油生产——作为全球反应最快的石油供应源,其产量可能率先回落,油价下跌直到将非欧佩克供应挤出市场。

  然而,即使在疫情期间,由于欧佩克的介入,美国石油产量降幅也未达400万桶/日。要达到那种规模的调整,需要油价长期维持在极低水平。问题在于欧佩克,特别是沙特,是否愿意容忍这种情况。更可能的情况是,一旦油价走弱,欧佩克将暂停或逆转近期的增产行动。尽管欧佩克对扞卫高油价的决心似乎不如往年,但市场尚不清楚其承受下限。当油价在60或70美元时增产很容易,但如果WTI原油跌至50美元且持续下行,他们还会继续这样做吗?

  目前市场正从2021至2024年持续供应不足的阶段,转向2025至2026年可能出现的供应过剩阶段。需求增长已较疫情前放缓,因此供应需要相应调整以维持市场平衡。而供需决定中长期走势,但短期市场情绪和地缘政治可能主导价格。

  PVM石油公司:三大油市机构预测分歧巨大,如何从中寻找真实线索?

  尽管存在地缘风险,原油期货曲线显现疲软信号。WTI原油价格曲线从2026年2月起呈期货溢价,布伦特原油则从3月开始也出现期货溢价,表明市场预期全球库存将逐步增加。当前油价正面临贸易冲突与看涨地缘因素的双重夹击,市场状况难以分析,且存在许多快速波动的缓解,但这很可能将当前风险推向下行。

  无论如何,OPEC+会议及其产量策略无疑仍将是未来几个月乃至明年油价的决定性因素。若供过于求,库存就会增加,反之亦然。由于观点分歧巨大,未来的预测也大相径庭。EIA与OPEC对2025下半年OECD库存预测存在显着分歧:EIA预计29.06亿桶,OPEC预计27.65亿桶,差距达1.41亿桶。不过双方对近期库存水平预估接近(EIA:27.58亿桶,OPEC:27.69亿桶),较去年6月2.2亿桶的差距大幅收窄。市场很容易就此得出结论,认为欧佩克做出了更为重大的调整,但必须指出,围绕欧佩克产量水平的不确定性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所以谁能正确掌握供应数据,谁就能对未来的全球石油平衡做出最可靠的估计。

  (亚汇网编辑:林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