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晚间原油行情分析与展望:油价震荡 地缘制裁与炼厂复工阶段性支撑

文 / 章天 2025-10-24 21:43:35 来源:亚汇网

   一、晚间实时行情与日间走势回顾

  

   截至10月24日21时40分,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地缘冲高后回落”的震荡态势。布伦特原油报64.82美元/桶,较日间高点66.10美元回落1.94%,日内跌幅0.66%;WTI原油报61.41美元/桶,较日间高点62.85美元回落2.29%,日内跌幅0.54%。

  

   日间行情受欧盟对俄能源新制裁刺激一度跳涨5%,但随着市场回归基本面考量,涨幅快速收窄。这一走势延续了本周“三连跌”后的弱势反弹特征——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两周累库,10月10日当周增加350万桶,总量升至4.238亿桶,供需失衡苗头进一步显现。

  

   二、核心驱动因素:多空力量激烈博弈

  

   1.短期利多:地缘制裁与炼厂复工的阶段性支撑

  

   地缘风险溢价回升:10月23日欧盟公布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美国同步发布能源制裁细则,导致印度等主要买家暂缓采购俄油,转向中东、北美市场寻源,短期推升现货溢价。

  

   炼厂需求边际改善:全球炼厂季节性检修进入尾声,欧洲、亚洲炼厂开工率逐步回升,预计10月底原油采购量将环比增加50万桶/日,对现货市场形成阶段性提振。

  

   2.中长期利空:供需过剩格局持续强化

  

   OPEC+增产节奏超预期:产油国10月开启165万桶/日联合减产的恢复计划,当月增产13.7万桶/日,且已敲定11月同幅度增产。叠加此前提前一年完成220万桶/日自愿减产恢复,累计增量近250万桶/日,供应端宽松态势显著。

  

   非OPEC国家产能释放:美国原油产量维持1360万桶/日历史高位,巴西、圭亚那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四季度非OPEC供应增量达110万桶/日,远超全球88万桶/日的需求增幅。

  

   需求端疲弱难改:美国石油产品总供应量同比下降0.5%,中国前三季度原油进口增速仅2.6%,山东地炼开工率降至50.3%的年内低位,终端消费疲软抑制需求弹性。

  

   三、技术形态解析:反弹乏力显弱势

  

   1.布伦特原油(日线级别)

  

   价格反弹受阻于20日均线(65.50美元),未能突破前期震荡平台下沿,显示空头压制明显。

  

   MACD指标虽有金叉迹象,但红柱动能微弱,且价格仍运行在布林带下轨与中轨之间,未脱离弱势区间。

  

   关键支撑位看向63.00美元(近期震荡低点),若跌破将打开下探60美元整数关口的空间。

  

   2.WTI原油(4小时级别)

  

   形成“冲高回落”的倒锤线形态,上影线贯穿5日均线,反映62.50美元附近抛压沉重。

  

   RSI指标从超买区域(72)快速回落至55,反弹动能衰减,且量能随价格回落同步萎缩,缺乏持续买盘支撑。

  

   四、晚间及后市展望:震荡偏弱为主,警惕突发波动

  

   1.晚间行情预判:区间震荡,承压运行

  

   预计晚间布伦特原油将在64.00-65.50美元区间震荡,WTI原油围绕61.00-62.20美元波动。尽管地缘因素仍可能引发短时冲高,但供需过剩的核心矛盾未变,且市场对制裁实际影响存在疑虑——俄罗斯原油出口尚未出现实质性下降,伊拉克北部输土管道恢复运营进一步补充供应。

  

   需重点关注22时公布的美国贝克休斯石油钻机数据,若钻机数量继续下降(当前424台较去年同期减60台),或对油价形成微弱支撑,但难以逆转整体趋势。

  

   2.中长期趋势:过剩压力主导,价格中枢下移

  

   供需失衡加剧:IEA预测2026年全球原油过剩量将达400万桶/日,相当于总需求的4%,较此前预测上调21%,过剩压力将持续压制油价。

  

   价格支撑位有效性存疑: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价约60美元/桶,当前WTI原油已逼近该水平,但产能效率提升使生产商短期仍可维持产量,支撑力度有限。

  

   政策与转型压制:全球能源转型加速,IEA预计中国交通燃料需求已达峰,化工需求增长难以填补缺口,中长期需求天花板显现。

  

   3.核心风险

  

   中东地缘冲突升级(可能推升油价5-8美元)、OPEC+突然逆转增产政策、美国CPI数据超预期引发美联储政策调整。

  

   五、总结

  

   10月24日晚间原油市场处于“地缘短期刺激”与“供需长期过剩”的矛盾博弈中,日间冲高回落已印证基本面的压制作用。尽管炼厂复工与地缘制裁提供阶段性支撑,但OPEC+持续增产与需求疲弱的核心矛盾未改,晚间大概率维持震荡偏弱格局。投资者需警惕地缘消息引发的短时波动,中长期应聚焦供需数据变化,逢高布局空单更符合趋势逻辑。

  

   (亚汇网编辑:章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