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周二(11月4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60.070美元/桶附近,跌幅为0.79%。
核心影响因素:供需与预期的多空博弈
1.供应端:OPEC+政策效果存疑,过剩压力凸显
OPEC+本月初公布的“12月增产13.7万桶/日、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政策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测算显示,当前季度全球原油日均供应过剩量高达370万桶,摩根大通同步给出360万桶/日的过剩预估,远超市场此前200万桶/日的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OPEC+内部合规率持续走低,实际产量较官方配额高出80万桶/日,隐性库存累积进一步压制油价上行空间。
美国供应端同样释放利空信号,EIA在《短期能源展望》中明确看空,预计全球原油库存将持续攀升至2026年,未来数月下行压力显著。尽管三季度美国原油产量暂未突破1380万桶/日的历史峰值,但页岩油生产商对冲活动增加,暗示对未来价格的谨慎预期。
2.需求端:全球复苏乏力,亚洲需求疲软成短板
需求端疲软信号持续发酵,与A股机构关注的“顺周期板块布局窗口期”形成预期差。10月亚洲制造业PMI普遍低于荣枯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炼厂补库节奏放缓,现货采购意愿降至近两个月低位。隆众资讯数据显示,国内化工品终端需求未见实质性改善,PX加工利润虽从亏损转为微利,但未能有效传导至原油采购环节。
欧美需求同样承压,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仍处收缩区间,美国汽油消费旺季结束后需求回落,EIA数据显示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增加120万桶,进一步印证需求疲软态势。
3.预期层面:降息预期与地缘风险的对冲效应
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维持在62%,理论上对风险资产形成支撑,但原油市场更关注实际需求改善。与此同时,地缘风险提供有限支撑: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黑海石油港口后,图阿普谢港部分设施恢复运营,短期运输受阻影响弱化,但俄罗斯将燃油出口禁令延长至年底,仍给成品油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这种多空因素的对冲,使得油价陷入“地缘托底、过剩压制”的震荡格局,与A股资源板块“供需缺口预期支撑估值”的逻辑形成分化。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