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重要宏观新闻一览
一、7月22日,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广东黄茅峡水库工程开工建设。黄茅峡水库工程作为广东水网中北江防洪的重要环节,建成后将有力提升连江中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减轻广州、佛山等地防洪压力,有效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韧性。
二、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7月22日正式宣布,将于7月23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指数(简称“科创民企指数”)和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50策略指数(简称“科创民企策略指数”),为市场提供科创板民营企业领域的业绩基准和投资标的。
三、7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其中提到,到2028年,打造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集群,与全国产业链深度联动,锻造一批长板环节。
A股市场要闻精选
一、钢铁产业治理新规将落地 行业规划升级助力板块反弹,7月22日,钢铁板块反复走强,截至收盘,西宁特钢2连板,柳钢股份、方大特钢涨停,八一钢铁、大中矿业、华菱钢铁、广大特材、重庆钢铁涨超5%,新钢股份、山东钢铁等跟涨。消息面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8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另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7月15日在成都组织召开钢铁工业规划部长会,与会代表围绕《钢铁工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为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其中包括:坚持严控增量与畅通退出,按照“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兼并重组、畅通退出”工作方针,研究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防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持续加剧,着力破除“内卷式”竞争,维护钢铁行业健康有序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等。
二、固态电池产业加速落地 头部车企量产进程全面提速,7月22日,固态电池概念热度上行,先惠技术涨超10%,德新科技、中钢天源涨停,利元亨、尚太科技、晶华新材、信宇人、先导智能涨超5%,平安电工、海目星等跟涨。消息面上,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或量产时间。其中,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正全力投入固态电池相关研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明确规划2026至2028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或GWh级出货。同时,小米、长安、亿纬锂能等纷纷加码技术攻坚,布局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等多种路线,推动关键材料、电解质、封装系统的量产工艺验证。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固态电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业绩有望实现可观增长。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固态电池凭借强势定价权、较高行业壁垒及优化的市场格局等多重优势,正引领行业复苏,具备显著的阿尔法效应。
三、红利主题基金密集发行,红利主题基金密集发行,截至7月22日,汇添富港股通红利回报混合基金、富国港股通红利ETF、浦银安盛港股通央企红利混合基金、易方达中证红利价值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国金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基金即将发行。
产业要闻精选
一、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正式发布。
二、近日,航旅纵横App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用户可在单一界面完成多家航司直销机票的比价和购买。
三、据TrendForce最新预估,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支,渗透率约1.6%,与2024年持平。尽管成长速度较前几年放缓,但受到技术进步与价格下调带动,折叠手机逐渐成为中高阶市场的技术焦点,以及品牌差异化利器。各大厂商正加速布局新品,并积极扩展产品线与价格区间,为2026年可能到来的市场爆发期作准备。
公司要闻精选
一、格尔软件与微品致远及其部分股东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格尔软件与微品致远及其部分股东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向包括前述股东在内的标的公司股东收购合计51%以上股权。微品致远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转型服务商。公司拥有系列自研数据底座、IOT底座、数据智能平台和智能体编排平台以及行业全链数据智能解决方案,为用户的管理运营、营销、生产研发等环节赋能。
二、广电计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亿元 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等,广电计量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亿元,用于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项目和数据智能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平台项目等。
三、中国核电等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投资金额为10亿元。中国聚变公司目前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向中国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