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情
市场昨日震荡走高,沪指录得7连阳,三大指数均再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45亿。板块方面,半导体、港口、CPO、新疆等板块涨幅居前,PEEK材料、稀土永磁、军工、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0.5%,深成指涨0.53%,创业板指涨1.24%。
十大劵商
华泰证券:维持联储9月首次降息、年内2次降息的判断
华泰证券表示,美国7月通胀数据显示关税对通胀的传导较为温和,对联储降息的制约下降,维持联储9月首次降息、年内2次降息的判断。根据Cavallo等(2025)研究显示,关税宣布后10-15周(3-4个月)商品价格上涨达到最大,关税的传导较为迅速,但是由于企业感知的需求偏弱,企业仅将50-60%关税压力传导给消费者,避免了通胀的更大幅度上行。往前看,由于8月美国对外关税有一定程度上升,预计关税仍可能继续温和推高核心通胀,但企业需求偏弱以及就业市场走弱对通胀的上行幅度构成制约,而需求放缓以及驱逐非法移民加速意味着三季度就业市场仍面临压力,因此维持9月首次降息、年内降息2次的判断。
中信建投: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
中信建投认为,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产业补贴或消费补贴。世界机器人大会依旧保持空前的热度,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链相关的灵巧手、关节模组零部件、传感器等环节均有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迭代。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进步正不断被看到,后续仍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Optimus三代机发布、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值得关注。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中信证券:把握中报季,A/H溢价收敛和“反内卷”投资机遇
中信证券认为,8月中下旬港股中报将密集披露,虽预计25H1的盈利增速同比放缓,但商贸零售、教育、多元金融和游戏的盈利增速预期继续上行。7月底以来,A/H溢价略有扩张,但未来A/H溢价的变化或从单纯的以H股折价率出发的投资现象,逐渐转向结合企业基本面、筹码结构和H股折价率历史分位等多维的投资策略。随着此轮“反内卷”措施的持续推进,港股维度,中信证券认为部分产能过剩,价格和利润承压的资源品和服务业会相对受益。年初至8月8日,南向资金已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且近期ETF净申购规模大幅抬升,表明散户的参与度显著提高。
展望8月份,中报业绩期将是港股行情是否延续的重要节点,结合政策方面“反内卷”的广泛影响与快速落地,预计短期市场可能由前期的流动性驱动转往业绩驱动与政策验证的共振阶段。随着市场焦点从“预期”转往“兑现”,业绩超预期、指引上修的个股有望继续受益;“反内卷”政策的边际变化也将成为对应行业定价的核心变量。
银河证券:预计8月中下旬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水泥价格有望止跌回涨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7月处于季节性淡季,高温雨水影响下游施工,全国水泥需求减少,全国熟料线停窑率有所提升,但熟料库存继续增长,行业供需矛盾较大,水泥价格均呈下降态势。后续来看,预计8月中下旬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水泥价格有望止跌回涨。
国金证券: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国金证券指出,7月A股迎来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市场的火热是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的结果,情绪改善来自外部环境的积极变化。将市场资金分成四类——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散户是核心驱动力,外资呈现自发回暖迹象,机构资金流向存在分化,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天风证券:海内外AI共振将有望推动中国AI应用生态进入快速迭代的周期
天风证券指出,中国AI板块继续呈现海外前沿模型迭代与国产模型进化共振的积极趋势。海内外AI共振将有望推动中国AI应用生态进入快速迭代的周期。
中金:对算力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再次重申看好
中金指出,在“DeepSeek创新热”过后,看到全球各大模型厂商在2025年二季度正以更快的节奏将更强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用户侧,token的加速消耗也推动着算力需求持续提升。2025年三季度,随着备受关注的GPT-5问世,全球领先水平大模型有望进入密集发布期,进而撬动市场情绪步入新的焦点时刻,中金再次重申对算力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的看好。
华西证券:勿质疑本轮A股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
华西证券指出,勿质疑本轮A股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本轮行情增量资金来源众多,有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资金,也有居民配置资金的入市。自“924”行情启动以来,我国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出现边际回暖迹象。近期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反映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正在持续回升。在资产配置荒下,牛市思维正促进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居民增量资金入市将成为本轮“慢牛”行情的重要驱动,我们仍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风格上,“十五五”规划将成为聚焦点,科技成长仍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政策主线。
申万宏源: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
尽管牛市主线尚未确立,但在主线行情确立前,市场至少能维持板块轮动频繁、微观活跃度高、小盘成长占优的特征。9月初之前,A股或反复出现行情;9月初之后,虽存在内生调整压力,但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政策可能再次发力,维持对2025年四季度好于三季度,2026年行情更好的判断。
东吴证券:关注科技方向“高切低”的人形机器人、国产算力、军工、消费电子,中期看好创新药
主题投资关注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3D打印、商业航天等。中泰证券也认为市场风格正从传统周期板块转向科技板块,配置上,持续关注科技板块(AI、机器人)、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公用事业、社会服务)及券商板块。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