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交易日回顾
A股三大指数上个交易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0.81%,收报3954.79点;深证成指跌1.14%,收报13378.21点;创业板指跌2.31%,收报3187.5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3178亿,较前一日缩量1039亿。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10月31日例行记者会。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称: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中美贸易协定最早可以于下周进行签署。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对此表示,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期间,讨论了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中方主管部门昨天也介绍了吉隆坡经贸磋商的成果。郭嘉昆进一步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经贸应该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本着平等、尊重、互惠原则,通过对话协商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2、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是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及时跟进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趋势变化,提升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11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何立峰同俄罗斯副总理、委员会俄方主席切尔内申科在浙江省宁波市共同主持召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何立峰指出,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多次会晤,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引领中俄关系行稳致远。在两国元首亲自关注和推动下,中俄务实领域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交往更加密切,双边经贸合作保持平稳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相关领域合作有序开展、富有成效。何立峰表示,中方愿与俄方一道,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根本遵循,继续发挥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机制作用,深入推进双边各领域互利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切尔内申科表示,俄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俄方愿与中方一道,提升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挖掘合作潜力,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双方有关部门围绕相关领域合作开展深入沟通交流,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和共识。
4、10月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进一步强化管控力度,有效应对各类侵权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5、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题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署名文章。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从全球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已十分丰富并仍在快速发展。要根据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框架的评估结果,继续丰富和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政策工具箱,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建立创设、实施、评估、反馈、优化的管理机制,使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机构策略分析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全国各地数采工厂的拔地而起,对于具身智能数据匮乏的现状,我国具身智能产业链已经交出了独特的答卷——以真实数据为底、构筑模型训练长期优势。在此过程中,数据要素的循环流通不仅使得下游模型开发者得到了持续的语料,也使上游整机厂得到了“半商业化”阶段时期的订单出口。尤其相比于海外昂贵的用工成本,国内实现数据采集规模化的潜能更为充分,数据积累有望成为国内具身智能产业的宝贵资产。看好具身模型进一步成为产业发展的焦点,将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推向新高度,建议重点关注在数据要素、模型训练及本体构型环节具备横向贯通潜力的标的。
中泰证券表示,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看好板块的稳健性和持续性。在目前环境下,从兼顾成长与防御的角度,建议关注有成长性且估值低的城农商行。银行股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以及股份行等。
华泰证券研报展望2026年度A股市场,给出四大核心判断。第一,盈利周期或有弹性回升。得益于渐行渐近的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拐点,盈利周期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步入复苏通道,修复弹性的预期差与胜负手在于地产周期与企业出海,当前两者均现积极信号;第二,相对估值仍有抬升空间。当前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其他新兴市场的前向PE TTM较历史高点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资产仍具备相对吸引力,增量资金不构成行情约束;第三,明年市场风格进入再均衡而非切换;第四,关注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投资线索。
今日金股推荐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