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18日的资本市场交易中,科创板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动态,其表现不仅反映了科创板自身的发展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科技创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活力与潜力。
一、指数表现
科创50指数在今日交易中表现活跃。早盘时,指数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多空双方处于短暂的胶着状态。午后市场风云突变,指数发力上扬,一度涨近1%,展现出较强的上行动能。截至当日收盘,科创50指数最终涨幅定格在0.53%。这一涨幅在各大主要股指中表现较为亮眼,凸显了科创板的市场热度。与前一交易日相比,市场成交额出现一定变化,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219亿元,较前一日减少约150亿元,但科创板凭借自身的吸引力,在资金分流的情况下,仍维持了相对稳定的交易活跃度。
二、个股涨跌分布
从个股涨跌情况来看,科创板内个股走势分化明显。当日收盘,上涨个股数量与下跌个股数量形成一定反差。清越科技、新光光电、影石创新等个股表现极为突出,强势斩获20%的涨停板,成为市场焦点。富吉瑞等多只个股涨幅也超过10%,带动了市场的做多情绪。在上涨个股中,半导体相关企业表现较为集中。例如大为股份强势涨停,源杰科技涨幅近10%,这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行业近期的整体复苏以及政策面的持续支持。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半导体作为核心元器件,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相关企业业绩预期改善,推动股价上行。
然而,并非所有个股都能在当日市场中收获上涨。部分个股受行业竞争加剧、业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股价出现下滑。不过,整体来看,下跌个股跌幅相对有限,未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三、重大政策影响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对科创板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清表示,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这将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大、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6”则是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涵盖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多个方面。
这一政策消息在7月18日的市场交易中迅速发酵。市场普遍认为,这些改革措施将为科创板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科创成长层的设置以及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的重启,为更多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从长期来看,将丰富科创板的企业类型,优化板块结构,提升科创板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6项具体改革措施将进一步完善科创板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增强投资者信心。例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的合理性;IPO预先审阅机制能够加快优质企业上市进程,让资本市场更快地分享科技创新成果。
四、两融数据动态
统计显示,7月17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616.9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29亿元,已连续4个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资余额合计1610.9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29亿元;融券余额合计5.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89万元。两融数据的持续增长,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融资余额的增加,表明投资者看好科创板未来走势,愿意通过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做多情绪较为浓厚。融券余额的稳步上升,则体现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以及投资者对科创板个股多空分歧的存在,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交易灵活性。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8日的科创板在指数表现、个股涨跌、政策影响以及两融数据等方面均呈现出积极的态势。在政策持续利好、市场关注度提升的背景下,科创板有望在未来资本市场中继续发挥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但同时,投资者也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