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表现:震荡调整,科技主线承压
截至8月20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1043.54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9%,成交额333.8亿元,成交量679万手。这一走势反映出市场在政策空窗期对科技主线的短期谨慎情绪,叠加半导体设备招标不及预期和美股科技股回调的压制,板块整体呈现缩量调整格局。从技术面看,指数已回踩60日均线(约1050点),若无法快速收复1050点关键支撑,可能进一步下探1030点区域。
分行业来看,生物医药(+1.27%)和高端装备(+0.89%)逆势走强,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催化和军工订单放量。例如,三生国健(688336)因PD-1海外授权进展涨停,中船特气(688146)因电子特气产能扩张上涨8.41%。而电子半导体(-2.13%)和新能源(-1.86%)表现疲软,寒武纪(688256)、海光信息(688041)等算力龙头因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领跌。
二、个股动态:资金聚焦高景气赛道
领涨标的
艾力斯(688578):主力资金净流入3932.65万元,公司第三代EGFR-TKI药物一线治疗适应症获批,预计2025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禾迈股份(688032):光伏微型逆变器龙头,受益于分布式光伏装机超预期,全天净流入2460万元,股价创历史新高。
智翔金泰(688443):生物制药企业,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进入临床III期,资金流入1711万元,涨幅超15%。
领跌标的
寒武纪(688256):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受AI芯片需求不及预期和库存高企影响,股价下跌2.75%。
中芯国际(688981):净流出5118.91万元,市场担忧28纳米扩产进度放缓,叠加台积电降价抢单冲击。
派能科技(688063):储能电池出口下滑,主力资金连续17日净流出,股价创年内新低。
三、资金流向:主力避险与政策红利博弈
主力资金:科创板全天净流出12.41亿元,其中半导体(-5.28亿元)、新能源(-3.17亿元)为主要流出方向,而生物医药(+2.34亿元)、军工(+1.89亿元)获逆势加仓。
北向资金:沪股通科创板标的净卖出1.72亿元,中微公司(688012)、金山办公(688111)遭减持,药明康德(688180)获小幅增持。
两融资金:截至8月19日,科创板两融余额1892.82亿元,融资买入额占比提升至28%,显示杠杆资金对政策受益方向的乐观预期。
四、政策与产业动态
反内卷政策深化
工信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研究遏制低价竞争方案,隆基绿能(688233)、通威股份(688223)等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此外,国防科工局推动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航天南湖(688552)、睿创微纳(688002)等军工电子标的受益。
科创板制度改革
证监会发布《科创成长层实施细则》,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首批7家入层企业中,云从科技(688327)、星网宇达(688218)因低空经济布局受关注。
五、机构观点: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长城基金陶曙斌:科创板“科特估”逻辑深化,生物医药(三生国健)、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等硬科技赛道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标的。
兴业证券张忆东:短期市场波动提供布局机会,重点配置三大方向:
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拓荆科技688072)、工业软件(宝兰德688058);
政策红利:反内卷受益的光伏(禾迈股份)、军工(中航沈飞600760);
技术突破:基因治疗(药明巨诺688180)、量子通信(国盾量子688027)。
风险提示:需警惕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半导体库存周期延长及科创板IPO扩容压力。
六、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科创板或延续震荡格局,建议关注1030-1050点区间支撑力度。操作上,可采取“防御+进攻”策略:防御端配置高股息的生物医药(恒瑞医药600276)、电力设备(长江电力600900);进攻端布局政策催化的军工(航天电器002025)、机器人(埃斯顿002747)等方向。中长期看,随着“科特估”逻辑持续兑现和产业政策加码,科创50指数有望在四季度突破1200点,全年涨幅或达20%-30%。投资者可逢低分批配置科创50ETF(588000)及科创成长ETF(588070),把握科技革命红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