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行情图景:指数窄幅震荡,业绩股逆势走强
10月17日科创板延续“缩量震荡、结构分化”态势,与A股主板整体偏弱格局形成呼应。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报1186.42点,较前一交易日微跌0.12%,盘中最高触及1195.28点,最低下探1178.93点,区间振幅0.53%,创近一周最小波动幅度。板块内个股涨跌互现,352只个股下跌,237只个股上涨,其中2只个股收获20%涨停,3只个股跌幅超10%,反映资金向绩优标的集中的特征。成交额方面,科创板全天成交82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4亿元,缩量幅度达10.2%,与A股整体“成交额不足5000亿元”的谨慎情绪一致。
二、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出收窄,算力龙头获重点配置
(一)整体资金特征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77.02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5.2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2.6亿元明显收窄,显示板块抛压边际缓解。从资金分布看,23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40.1%;352只个股遭净流出,占比59.9%,资金分化程度较上周有所降低。
(二)核心标的资金动向
算力板块成吸金主力:寒武纪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44亿元,居科创板首位,公司近期发布的思元590芯片实现算力突破,叠加AI服务器需求增长,成为资金布局焦点。
医药与制造股紧随其后:ST诺泰、铁建重工分别获2.58亿元、1.20亿元资金净流入,前者因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提振市场信心,后者受益于基建投资回暖带来的订单增长。
高价题材股遭资金撤离:多只未盈利的AI概念小票净流出超5000万元,反映三季报披露期,资金更偏好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三、行情驱动逻辑:业绩兑现与政策预期双轮作用
(一)多头支撑:首份三季报开门红激活业绩主线
海光信息披露科创板首份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465.64%。作为国产高端处理器龙头,其业绩超预期印证算力行业高景气度,带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走强,盛美上海、中微公司等设备股涨幅超3%,成为支撑板块的核心力量。同时,科创板“1+6”改革新政的持续发酵,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制度保障,市场对创新药、商业航天等领域的政策红利预期升温。
(二)空头压制:量能不足与外部扰动制约反弹
成交额持续萎缩:827亿元的成交额较上月均值下降18%,资金观望情绪浓厚,制约板块突破动能,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AI题材股面临浮盈兑现压力。
外部市场联动影响:原油价格创五个半月新低引发的商品货币走弱,间接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叠加美联储通胀担忧未消,外资通过沪股通净卖出科创板标的2.3亿元,短期形成扰动。
四、技术面与机构展望:震荡蓄力待业绩验证
(一)技术形态:支撑位稳固,震荡格局未改
科创50指数当前运行于1170-1200点区间,下方1170点为近一个月震荡平台下沿,支撑力度较强;上方1200点整数关口与10日均线形成双重阻力。MACD指标维持红柱但略有缩短,显示多头力量有所减弱,短期大概率延续窄幅整理态势。
(二)机构观点:聚焦业绩确定性,把握结构性机会
短期策略:申万宏源指出,三季报披露期应坚守“业绩为王”,重点关注海光信息等已兑现盈利增长的龙头,回避未盈利且缺乏订单支撑的题材股。
中长期展望:浙商证券认为,科创板仍处于主升段初级阶段,类似2013年三季度的创业板,AI与创新药的产业景气度将持续驱动行情,当前基金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五、操作建议
仓位策略:维持6-7成仓,聚焦业绩预增明确的算力、半导体板块,回避高估值且业绩存疑的标的。
交易机会:科创50指数回调至1175点附近可轻仓布局,反弹至1195点以上逢高减仓,止损设1170点下方。
今日焦点:关注晚间披露的科创板三季报(重点看半导体与医药股)、美联储官员讲话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