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护航经济发展与活力

文 / 小亚 2025-05-27 12:35:37 来源:亚汇网

  5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问题、恶意营销炒作问题、泄密侵权类问题。

  社会的运转需要监督,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啄木鸟”。善意的批评、建设性的意见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自我校准,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故意捏造传播不实信息、抹黑诋毁企业声誉等情况不时发生,已然超出了监督权的合理行使范围。这不仅会阻碍涉事企业的发展、挫伤其信心,还会影响市场秩序和经济活力。此番中央网信办出手纠偏,消除环绕在企业周围的噪音和杂音,及时且必要。

  网络“黑嘴”所瞄准的,大多是民营企业,尤其是关注度较高的“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除了操纵“水军”散播涉企谣言、贬损攻击企业产品质量等传统套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增强,此类网络黑产狡兔三窟,不断衍生出新花样,例如利用AI手段伪造企业家音视频、以商养测的虚假不实测评等。

  可以说,一些企业苦网络“黑嘴”久矣。相关现象屡禁不绝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黑产从业者的违法成本较低——他们藏身网络,只需敲敲键盘,就能颠倒黑白,假借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之手进一步扩散信息,掀起大规模的讨论,相关行为的团伙化、隐蔽性给办案和监管带来难度。二是企业维权成本较高——“黑嘴”往往出没于企业新品发布、上市、融资等重要时间节点,而市场机会转瞬即逝,如果选择对簿公堂,企业不仅要投入不小的时间、金钱等成本,而且即便最终胜诉,也难挽回损失的商誉和经济利益。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不少企业只能“破财免灾”,以求“速战速决”,这也让一些网络“黑嘴”更加有恃无恐。

  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治网络“黑嘴”,是为企业发展“撑腰”,也是为经营主体“减负”。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良好的舆论环境必不可少。只有在一个公正清朗的氛围中,企业和企业家才能轻装上阵。

  从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到连续多年开展“清朗”行动剑指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等乱象,再到封禁网络水军账号、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近年来,针对舆论场上出现的涉企新动向、新问题,有关部门不断增强治理打击力度,督促网络平台强化重点内容管理,引导鼓励企业和企业家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夯实了法律后盾,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等。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多领域,需要各部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人们欣喜地看到,开年以来,除了向网络“黑嘴”亮剑外,不少惠企助企政策举措接连落地:今年3月,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全面推开,重点纠治乱收费乱罚款、趋利执法、吃拿卡要等问题;1月1日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被纳入市场监管企业年报统一报送,实现“一个入口,一次报送”;多地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年度方案,设立“企业安静期”、坚持“无事不扰”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治理上每前进一步,企业就会多一份安心,也能更专注于生产和发展。当企业的“忧心事”成为职能部门的“案头事”,企业的“需求清单”不断转化为职能部门的“责任清单”,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将更充足、舞台将更广阔,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也将乘风破浪、笃定前行。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