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印发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5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工作方案》,并根据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发展需要和经营主体诉求,在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方案》,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加强招商引资
目前,在全部的232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加凸显。”凌激表示。
为促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凌激介绍,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牵头协调落实《工作方案》各项政策举措,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试点任务、下放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二是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招商质效,拓展外资来源,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三是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全周期管理。
在加强国家级经开区招商引资方面,凌激透露,商务部在“投资中国”品牌下,正在积极打造“选择经开”的子品牌,即“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
具体而言,一是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二是创新打造园区引资场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盘活存量资本、新增再投资、引入股权投资,加快绿色、数字和智能化转型,深化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创新引资场景。三是积极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引资。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5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在资金要素方面,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介绍,《工作方案》允许各地区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这点也是经开区反映含金量很高的一项政策,需要各地政府积极去落实。同时,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此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贡献,精准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发展。
朱冰同时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增长点,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将在“一个加强、三个加快”四方面,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具体来看,“一个加强”,就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联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区内企业牵头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设立离岸创新基地,探索海外研发、境内转化;结合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打通产业验证、规模化生产及检验测试、质量控制等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同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科研项目申报等各方面服务管理,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个加快”就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表示,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方面,国家级经开区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彭新民介绍,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鼓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结合地区特色和行业特点,聚焦企业和群众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市场监管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具备复制条件的,积极宣传推广。
在规范行政执法方面,彭新民表示,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不断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的企业无事不扰,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既保持监管力度又彰显执法温度,以规范化的行政执法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在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表示,会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修订印发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持续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好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的服务保障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开展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试点。
《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探索推动企业使用绿证参与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管理。
对此,王志斌表示,接下来会加快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发布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还将组织开展企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足迹管理能力。并且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