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全球主要央行动态呈现显著分化:美联储内部鸽派占优,12月降息预期飙升至高位;中国央行加码中长期流动性投放,MLF净投支撑信贷与经济;欧洲央行聚焦金融稳定与银行监管,鹰派仍警惕通胀黏性;日本央行面临汇率与加息双重压力,干预风险升温;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12月宽松窗口开启。多重政策信号交织,驱动汇率、债市与风险资产剧烈波动。
美联储:鸽派密集发声,12月降息概率飙升
当地时间11月24—25日,美联储官员表态密集偏向鸽派,市场对12月降息定价快速攀升。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美联储理事沃勒均表态支持12月降息25个基点,认为就业市场疲软与通胀放缓已满足降息条件,而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也释放鸽派信号,强调短期降息不会冲击通胀目标。同期,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持谨慎立场,认为暂无进一步宽松迫切性,凸显内部分歧。
截至25日,CME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升至约80%,市场定价联邦基金利率将进入3.50%—3.75%区间。当前核心矛盾在于,PCE等关键通胀数据推迟至12月5日发布,FOMC将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决策,存在“保险性降息”与“鸽派暂停”两种路径。若12月降息落地,将是9月以来第三次降息,宽松周期持续加码,压制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利好黄金与非美货币。
中国央行:1万亿MLF净投,流动性持续充裕
11月25日,中国央行开展10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当月到期9000亿元,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这是连续第九个月加量续作MLF。叠加11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5000亿元,当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达6000亿元,与上月持平,保持高位投放节奏。操作利率维持不变,政策重心聚焦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平稳投放,助力稳增长、稳预期。
从市场影响看,MLF加码续作有效稳定银行间资金面,缓解月末流动性波动压力,为房企融资、基建投资等重点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1美元兑7.0826元,政策托底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收敛,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平稳。后续,央行或继续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组合,配合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宽松。
欧洲央行:聚焦金融稳定,监管与通胀双关注
11月25日,欧洲央行发布相关金融稳定评估报告,警示稳定币分流欧元区零售存款,若遭遇挤兑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强调需强化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同时,欧洲央行正审查德意志银行相关风险指控,核查其净额结算操作与资本规则应用,这一监管动作旨在夯实银行资本与风险管控,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外溢。
政策立场上,欧洲央行管委内格尔(鹰派代表)表示,尽管通胀接近2%目标,但仍需密切关注食品与服务业通胀刚性,公众通胀担忧未完全消退,反对过早放松政策。当前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黏性与增长疲软并存,欧洲央行暂未释放新的利率调整信号,政策重心转向金融稳定维护与监管落地,后续需关注12月经济预测与通胀数据对政策路径的影响。
日本央行:汇率承压,加息与干预博弈升温
11月25日,美元兑日元徘徊于156—157区间,日元持续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与通胀压力,日本当局干预汇率的风险显著上升。市场预期,若汇率逼近160关口,日本财务省或联合日本央行出手干预。同时,机构观点显示,日本央行12月18—19日会议加息可能性增加,工资增长与内需韧性为加息提供支撑,而大规模财政刺激也改变了政策平衡。
当前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基调,但政策正常化预期逐步升温。短期来看,汇率干预与定向流动性工具将并行,以对冲贬值冲击与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中长期,若通胀持续达标、工资增长可持续,日本央行或稳步退出超宽松,开启加息周期,这将引发日元套利资金回流,冲击全球债市与汇率市场。
英国央行:暂停降息,12月宽松窗口可期
11月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00%不变,打破此前连续宽松节奏,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呈现5:4分歧,4名委员支持降息。11月25日,市场延续对12月降息的定价,认为英国央行将重启宽松,核心驱动在于通胀风险趋缓、需求疲软与失业率上行压力。英国央行预测,通胀将在明年初降至3.1%,中长期逐步趋近2%目标,而失业率将攀升至5.1%,为宽松提供空间。
此外,英国秋季预算案与经济数据将成为12月政策的关键变量。若消费、就业数据持续疲软,英国央行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推动英镑汇率承压;若通胀黏性超预期,宽松或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
截至25日,全球央行政策分化格局进一步固化,宽松预期主导市场情绪。后续需重点关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欧洲央行金融稳定政策落地、日本汇率干预与加息动作、英国12月宽松节奏。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政策预期反转、美债收益率异动与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市场波动。
(亚汇网编辑:冰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