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元/加元徘徊于1.4004下方,现交投于1.4002附近,涨幅0.14%。
  
	
市场基本面分析
  
	
一、核心政策调整:降息落地,释放暂停信号
  
	
加拿大央行于当地时间10月29日宣布将主要隔夜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这是该行2025年第四次降息,也是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当前利率水平已降至2022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此次调整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但政策声明中释放的“暂停信号”更值得关注——央行明确表示,若经济与通胀前景未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利率水平“大致处于合适水平”,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不变,暗示本轮宽松周期或已接近尾声。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核心逻辑
  
	
1.经济承压:贸易冲击与结构性疲软叠加
  
	
此次降息的直接诱因是美国贸易政策对加拿大经济的持续冲击。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在记者会上指出,美国对钢铁、铝、汽车和木材等关键行业征收的高额关税,已对加拿大经济的部分产能造成“严重的结构性损害”。数据显示,加拿大经济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出现1.6%的萎缩,央行将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由此前的1.8%大幅下调至1.2%,2026年增速进一步下调至1.1%,凸显经济疲软态势。
  
	
劳动力市场与内需的疲软加剧了政策宽松压力: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对消费构成拖累,商业投资因不确定性加剧而显著下滑,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也受贸易摩擦严重压制。麦克勒姆直言,当前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周期性下滑,更是“结构性转变”,企业需重新配置供应链以应对美国保护主义政策,这进一步推高了经济运行成本。
  
	
2.通胀平衡:短期承压与长期稳定并存
  
	
通胀层面的相对可控为降息提供了空间。加拿大央行预计2025年整体通胀率为2.0%(此前1月预期为2.3%),2026年和2027年均维持在2.1%,基本贴合2%的政策目标。尽管当前首选核心通胀指标仍稳定在3%左右,但央行指出,油价下跌及碳税取消将暂时压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且更广泛的潜在通胀指标约为2.5%,显示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这种“通胀可控、经济疲软”的组合,成为此次降息的核心前提。
  
	
3.政策局限:明确货币政策的边界
  
	
加拿大央行在此次决议中罕见地多次强调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麦克勒姆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无法弥补贸易战造成的结构性损害,不能使经济重回关税前的轨道”,其作用仅能“减缓受重创行业向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帮助经济适应结构性变化。这一表述反映出央行对外部冲击的无奈——作为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开放型经济体,加拿大货币政策正日益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变量的制约,传统工具效力面临严峻考验。
  
	
三、市场反应与政策后续展望
  
	
1.即时市场反应:加元走强,利率预期调整
  
	
决议公布后,金融市场出现明显反应:美元兑加元短线走低,反映市场对政策调整的消化完成;加拿大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2个基点至2.406%,显示投资者对短期进一步降息的预期降温。货币市场定价显示,当前投资者普遍预期加拿大央行在2026年3月前不会再次降息,与央行释放的“暂停信号”形成呼应。
  
	
此外,央行同步宣布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恢复购买短期国债,这一流动性操作与降息形成配合,旨在缓解金融市场的潜在压力。高级副行长卡罗琳?罗杰斯还提及,加元仍在发挥外部冲击缓冲器的作用,住房市场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管委会已就潜在金融稳定影响展开讨论。
  
	
2.后续政策路径:依赖数据,警惕风险
  
	
加拿大央行下一次利率决议将于2025年12月10日公布,下一份完整的货币政策报告(MPR)则推迟至2026年1月28日发布。从当前表态看,未来政策调整将高度依赖两大变量:一是经济增长数据(尤其是出口与商业投资修复情况),二是核心通胀能否稳定在2%目标附近。
  
	
麦克勒姆同时警告,美国贸易政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使得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范围“比平时更宽”,且基准预测虽未包含经济衰退,但“可能出现两个负增长的季度”,此外当前股票估值“已显过高”,需警惕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美元/加元走势图分析
  
	
(USDCAD)价格在其最后一次日内交易中收盘大幅上涨,冲击1.3980阻力位,并达到EMA50阻力位,试图突破下行压力,同时价格尝试在短期内攻击看跌修正趋势线。然而,价格暂停上涨,以巩固此前上涨的收益,并积聚可能帮助其再次上升的正向力量,同时尝试缓解相对强弱指标上的超买状态,同时出现了负面信号。
  
	
支撑位:1.3983 1.3985 1.3988
  
	
阻力位:1.3993 1.3995 1.3998
	 
(亚汇网编辑:章天)
  
	


 2025-10-31 15:00:33
           2025-10-31 15: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