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大机构货币黄金原油观点分析(2025年10月16日)
文 / 林雪
2025-10-16 13:01:10
来源:亚汇网
国际现货黄金市场目前稳居4200美元的历史高位区间,其强劲基本面支撑主要源于市场卖方力量的稀缺——在持续上涨动能中投资者普遍缺乏获利了结意愿。黄金目前约占Tanglewood Total Wealth Management投资组合的12%,与10%的目标配置相比,持仓比例过高。自2023年以来一直看好黄金,最初的配置比例为5%至6%。由于价格空前上涨,过去两年他已多次调整持仓。然而,展望未来,目前仍没有理由获利了结,将继续持有黄金,但通常会在年底进行例行调整。
即使确实放弃了一些黄金投资利润,全球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也意味着将John Merrill继续保持核心仓位。全球主权债务的上升是目前推动黄金需求的最大因素。随着全球法定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投资者迫切希望保护自己的财富。黄金已从“危机对冲工具”升级为“货币体系对冲工具”,这一转变可追溯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而2020年疫情刺激措施进一步加剧债务隐患。当前美元武器化与全球贸易冲突正在侵蚀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而尚无其他货币具备替代美元的规模、稳定性与自由度,黄金因此成为唯一选择。
尽管国际现货黄金年内涨幅近60%且技术面呈现超买信号,但相较于股市估值,黄金仍处低估状态。去全球化趋势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步履维艰,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即使短期进行仓位调整,黄金作为不可替代的资产类别仍将长期占据投资组合的核心位置。
分析师Fawad Razaqzada:国际现货黄金回调还会“迟到”多久?
国际现货黄金在连日创下新高的背景下,市场并未出现实质性抛压,但未来数日这一态势是否会发生转变值得关注。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央行持续购买的预期,这意味着交易员正试图通过抬高价格来抢占先机。此外,美联储今年将再降息两次,并可能在2026年再降息75个基点,这意味着投资者预计债券收益率和美元将会下跌。另外,还有避险需求,这似乎目前只会对黄金有利。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在过去几天再次升温,投资者更有理由通过投资黄金来对冲其股票多头仓位。
虽然存在回调风险,但鉴于金价势头强劲且回调幅度较小,市场似乎并不认为金价最终触顶时会突然暴跌。趋势必须先减弱,然后才能逆转。这也鼓励多头尽可能长时间地持有仓位。目前距离5000美元关口仅剩800美元,目前不敢赌金价最终会否突破这一关口,但市场或需先经历一波回调清洗弱势持仓,才能吸引新的逢低买盘。
本周市场情绪体现出谨慎乐观与克制交织的氛围。美联储降息预期仍是关键驱动因素,即便金价延续其创纪录的涨势,突破4200美元关口,但仍支撑着美股风险情绪。而美元回落既反映了全球风险情绪的改善,也反映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鸽派言论。
分析师Juan Diego Celemín Mojica:油市的隐患、亚洲原油库存和需求幻象
当前全球石油市场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多个权威机构预警即将来临的供应过剩,另一方面又有迹象表明石油需求峰值可能已成过去。根据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最新数据的显着分歧,前者测算出每日超200万桶的供应过剩,而后者仍坚持市场平衡论断。这种认知差异源于对非常规油田衰减速度的不同评估——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初始两年即可产出80%可采储量,且维持现有产能已消耗行业90%的投资。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日均90万桶的战略储备行为,若剔除这部分政策性需求,全球实际消费可能已进入负增长区间。
市场正面临双重悖论:短期供应过剩压制价格,但低价环境又抑制未来投资,可能引发中期供应危机。与此同时,油田开发周期长达7年、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页岩油成本可能在10年内升至95美元等因素,都在重塑传统供需框架。在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混沌期,能源独立战略与低碳转型不再是环保议题,而成为应对未来能源安全危机的必要保障。
相对而言,需求侧的前景更为明朗——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加速和电动汽车普及的背景下,叠加地缘政治动荡对经济的冲击,石油需求增长已明显乏力,甚至可能临近转折点。但整体来看,石油市场依然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传统分析框架正在失效,需要以更审慎的态度看待这个处于能源革命十字路口的传统行业。
道达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短期悲观与中期乐观的对决,欧佩克何时才能重掌定价权?
从根本上讲,短期市场略显悲观。但道达尔对中期前景相当乐观,因为产量下降且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当油价降至60美元或更低时,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将开始下降。从2026年中期开始,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量将大幅下降,没有增长,届时欧佩克将重新掌控市场。
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则表示,油价未来应会继续上涨,非常看好原油,不是今年或明年上涨,但对长期油价充满信心。预计到2026年油价将在58-62美元之间。美国石油供应可能在2027年至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
荷兰国际银行:支持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但2026年降息次数仍存悬念
美联储并未直接受到政府关门的影响,隔夜的褐皮书报告,过去八周,美国经济活动略有减弱,这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传递的信息相符,即自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以来,经济形势并未改善。目前美联储2025年降息两次的可能性很大,2026年再降息两次的可能性仍待观察。
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就业增长急剧放缓,而昨日美联储理事斯米兰表示,美联储迅速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变得更加紧迫。所有这些都证实,即使没有关键数据,美联储仍有望在10月和12月的FOMC会议上分别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计此次降息将伴随2026年再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
荷兰国际银行完全同意2025年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的观点,但就2026年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而言,对此看法略有分歧。对美国经济而言,积极的一面是,宽松的金融环境(联邦基金利率下调、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调以及美元走弱)加上贸易形势明朗,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促使企业重新投入资金并恢复招聘。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会像美联储目前的预测那样再降息一次。
悲观的是,关税将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会挤压消费者的支出能力和企业利润。这将导致就业市场进一步失去动力,就业人数开始大幅下降,而房地产市场放缓加剧以及价格回调加剧了下行风险。在这种环境下,美联储将在2026年初持续降息,并将政策转向刺激性领域。目前,我们的基本预测仍介于两者之间,荷兰国际集团预计2026年将再降息两次,使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达到3%-3.25%。
荷兰银行:美联储未来存在5次降息的空间,除了今年两次外的时机还有...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表示,自九月FOMC会议以来,经济前景似乎未有变化。我们认为当时尽管劳动力市场走弱主要受供应端驱动,但鉴于其下行风险,美联储仍将决定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在其上次更新的经济预测中,点阵图预示中值显示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尽管相当多数委员认为今年无需进一步降息。由于即将进入静默期,这次公开演讲机会是鲍威尔在10月会议开始前最后一次反驳市场预期的机会,尤其是在已经进行了两次降息定价的前提下。但他并未这样做,这表明他预计在接下来的会议上能达成共识,这也促使我们正式更新基准预测。我们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十月和十二月的会议上各降息一次,明年再降息75个基点,按每季度25个基点的步伐,到2026年9月使联邦基金利率上限终值达到3.00%。
只是我们认为当前政策并不像FOMC看上去认为的那么紧缩,并且通胀的上行风险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这种前置的宽松路径增加了通胀上行风险实质化的可能性。两个重要的前瞻性论点在于:其一,美国的人工智能热潮,尽管至今大多对利率不敏感,但正日益依赖债务融资,并可能因利率降低而得到进一步刺激。其二,货币宽松正与预计明年推出的各种形式财政宽松同步发生。近期的通胀上升主要是需求驱动,并且很可能因货币和财政宽松而进一步加速。关税引发的通胀将在来年增添额外压力。这也意味着,我们认为我们的美联储利率路径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偏向上行的。
(亚汇网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