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六大机构货币黄金原油观点分析(2025年10月15日)

文 / 林雪 2025-10-15 13:00:49 来源:亚汇网

  汇丰银行:无惧长期美债收益率高企,财政担忧成国际现货黄金新“助推器”

  尽管包括美国10年期国债在内的长期收益率在2024年及今年大部分时间都保持高位,但这并未能阻止黄金的强劲上涨。

  对这一现象的主要解释可能在于市场对近期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金融市场目前定价,到明年底,美联储将额外实施超过100个基点的宽松政策。这种强烈的降息预期有助于解释金价为何持续飙升。历史上,黄金市场也倾向于对美联储官员的鸽派言论反应更为积极。然而,如果市场预期的降息在2026年未能兑现,黄金的涨势可能会受到抑制。此外,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威胁的感知也极大地刺激了黄金市场需求。

  相对于降息预期,我们认为,美国及其它国家不断累积的财政赤字一直在助推黄金上涨,并可能继续发挥作用。事实上,明年财政和债务担忧对黄金的影响,可能与货币政策的影响不相上下。历史上,在债务快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当债务/GDP比率上升时,黄金往往会上涨,投资者需求也会增加。公共债务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各种经济扭曲,首先,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减少了私人部门可获得的资本。与此同时,过高的公共债务可能扭曲资本市场,投资者可能不愿承担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

  分析师Tavi Costa:市场交易量激增的警示,国际现货黄金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至9月,北美黄金ETF的月度流入量也超过了亚洲。尽管金价已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但情况依然如此。直到最近,西方投资者才真正参与到本轮金价上涨中。虽然没有像过去那样积极,但这与“资产类别的竞争力”有关。此前美股优异表现削弱了黄金吸引力,但近年可观回报正使黄金重获资本青睐。相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程度,金价仍有数倍上涨空间,当前仅是长期升势的起点。交易量的强劲增长表明了“全球失衡的严重性”,目前很难相信价格会回到大约两个月前的2500美元水平,因为许多央行已经亮出了底牌,表明了它们囤积黄金的需求。现在全球几乎处于一场争夺更多黄金的竞赛中,以达到能够真正维持本国法定货币稳定的地位。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三大因素驱动原油熊市,空头恐只差这一关键确认信号

  国际油价呈现加速下行态势,本轮抛售受三大因素驱动。首先,地缘政治缓和释放海运原油。加沙地区停火协议若持续生效,将促使胡塞武装减少对红海航道的袭击,恢复苏伊士运河正常通航。目前海上浮动原油已从4月4800万桶激增至9100万桶(疫情前正常水平为5000-6000万桶)。若航线恢复正常,约4000万桶绕行非洲的原油将转为陆上库存。其次是机构预警与供需失衡。IEA预测,2026年欧佩克原油需求仅为2540万桶/日,但该组织9月产量已达2910万桶/日。若IEA预测准确,欧佩克需在2025年末实施大幅减产才能避免库存飙升。市场预期欧佩克+可能在12月或明年1月会议再次宣布减产措施。

  最后,迪拜原油期货近月价差(1-3个月)从6-9月平均1.8美元/桶溢价骤降至0.25美元/桶,反映中东地区夏季发电用油高峰结束后,出口增加而本地消费回落的结构性转变。此前美、布两油疲软时,中东原油的强势曾支撑全球油价。目前空头行情唯一缺失的确认信号是OECD库存的明显上升。市场需重点关注本周美国库存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沙特仅小幅下调11月对亚洲官价,并未出现抛售迹象,表明供应压力尚可控。

  五年期原油期货价格自2022年以来始终锚定68美元/桶。历史数据显示,熊市中现货价格通常较五年期合约贴水10-15美元(如2009、2015、2016、2020年)。若此模式重演,且欧佩克+维持当前产量,2026年平均现货原油价格或下探49-54美元区间。但市场普遍预期欧佩克+将通过减产避免库存急剧累积和价格崩盘。当前油价仍处于向下寻底过程,短期或进一步下探50美元区间。

  分析师PhilFlynn:库存现实与市场担忧严重脱节,分析师详解浮动储油激增的本质

  尽管市场充斥供应过剩言论,欧佩克仍坚持其对全球经济增长及需求韧性的乐观预期。PhilFlynn认为当前库存现实与过剩担忧存在明显脱节。关于浮动储油激增现象,需要厘清其本质。浮动储油并非供应过剩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全球战略石油储备已枯竭的背景下。这本质是市场应对陆上储油容量饱和或暂时不利价格的物流解决方案。生产商常利用油轮储油以等待更佳市场时机,如2020年疫情期间暂存的2亿桶原油随需求复苏迅速释放。

  与此同时,行业数据表明,浮动储油具有临时性特征。根据Vortexa与Kpler统计,浮动库存量呈现高度波动性。EIA分析显示,2023-2024年间10%-20%的海上油轮储油实为转运中或对冲未来交付的原油。另外,地缘政治因素(如俄伊出口受限导致航程延长)及炼厂故障等技术性因素也会推高浮动存储数据。市场参与者行为佐证这一判断,据市场报道,2024年对冲基金持有约5000万桶浮动储油,同期全球库存实则下降。

  所以,浮动储油的波动更应解读为市场应对突发供应中断与地缘事件的灵活机制。在欧佩克+决策与地缘变局交织的复杂环境中,海上储油为生产商提供了择机销售的策略选择,这反映市场适应力而非结构性过剩。

 渣打:欧美汇率或在2026年中跌至1.13

  根据渣打银行的一份报告,如果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升温,未来数月欧元可能走弱。该行策略师表示,尽管欧洲央行已转向宽松立场,但市场可能定价欧洲央行最早在12月再次降息,尤其是在通胀持续低于2%的目标时。该行补充称,如果价格压力依然低迷,2026年可能还会出现额外的降息。除货币政策外,欧元还面临其他阻力,包括美国关税威胁欧元区出口和增长,以及法国的政治不确定性、德国财政拨款因官僚程序而放缓等内部挑战。渣打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欧元兑美元EUR/USD将从目前接近1.17的水平下跌至1.13,因增长担忧和政策分化持续施压。(金十数据APP)

  裕信银行:美欧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劳动力市场“冷热不均”是幕后推手

  美国和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差异显着,对各自的货币政策路径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美国,美国劳动力参与度低,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仍比近期招聘活动放缓所暗示的要更为紧俏。美联储承认就业增长放缓部分归因于供应因素,但其主要担忧是未来需求疲软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此一致,失业率虽已从周期性低点回升,但幅度不大,目前4.3%的水平仍基本符合美联储估计的均衡利率。在这种环境下,工资增长一直徘徊在3.5%至4.0%的区间,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有当生产率每年增长至少1.5%时,这种工资增速才与2%的通胀目标保持一致。尽管目前这一条件大致上正在得到满足,但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紧俏的供应侧问题,增加了通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欧元区,随着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引发的负面供应侧冲击消散,整体通胀已迅速趋近欧洲央行(ECB)2%的价格目标。更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正在支持工资增长放缓。目前的工资增长主要是由对通胀下降的滞后反应和就业动态的疲软所驱动。在2026年全年,工资增长放缓很可能引发核心通胀的新一轮下降,将其推低至2%以下,从而完全符合欧洲央行价格稳定的职责要求。如果有任何风险,欧元区中期通胀前景的风险更偏向下行,而非上行。

  (亚汇网编辑:林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