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外汇市场受众多因素影响,每日的消息动态都可能改变市场的多空格局,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7月11日,综合各类消息来看,外汇市场正处于复杂的博弈环境中。
一、利好消息
(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连续增持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自2024年9月末以来再度站上3.3万亿美元,且已连续19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同时,6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390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7万盎司,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这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有着积极作用。大量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央行有更多的资源来维持汇率稳定。而持续增持黄金,不仅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美元信用受损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也能为国家资产的安全性增添保障,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从侧面推动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表现。
(二)外汇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便利化政策频出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5年积极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政策。在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方面,将进一步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鼓励银行将更多贸易新业态主体纳入贸易便利化政策等,这有助于提升外贸企业的资金使用和业务办理效率,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等政策,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并将新发放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这些政策协同发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促进国际合作,对于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起到推动作用,提升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活跃度与影响力,增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二、利空消息
(一)美元隐性债务规模庞大,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对超高的美元“隐性债务”发出警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美元隐性债务总额已达98万亿美元,主要通过“货币掉期”的金融衍生品筹集美元,且大部分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产品,由于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一旦冲击性事件发生,金融机构可能被迫以更高成本获取美元或出售美元计价资产偿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受到影响,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美元的持有,转向其他相对安全的货币资产,从而对美元在外汇市场的需求形成打压,推动美元贬值。而且,市场难以预测哪些国家和地区将出现美元短缺以及短缺程度,各国央行可能被迫在不明朗形势下行动,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干扰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全球经济,影响外汇市场需求
特朗普政府近期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担忧,抑制了能源消费需求等。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货币发行国,其经济政策的不稳定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放缓将减少国际贸易往来,降低对外汇的需求。例如,企业因贸易受阻减少跨境投资与贸易结算,从而减少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需求。同时,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避险情绪,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持有黄金等避险资产,而非货币资产,这对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需求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且影响各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特别是与美国经济关联紧密的货币,可能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综合来看,7月11日外汇市场在利好与利空消息的交织下,多空力量激烈博弈。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消息的后续发展以及各国央行的政策动向,以便在复杂的外汇市场中做出明智决策。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