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外汇市场周评:美元指数下跌 美国达成数个贸易协议,欧盟做好反制准备

文 / 林雪 2025-07-26 21:08:24 来源:亚汇网

  美元周五上涨,受强劲经济数据支撑,这些数据表明美联储可能会在恢复降息方面将保持耐心,加上关税谈判进展让贸易局势更加明朗,缓解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6月美国核心资本财订单意外下降,但出货量温和增长,这表明第二季度企业设备支出大幅放缓。美元对数据反应平淡。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驻伦敦高级市场策略师Elias Haddad表示,“美元在本周早些时候处于守势之后,过去两天有所回升,主要受到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美国经济数据支撑,这些数据表明美联储应继续保持耐心。”

  在下周举行更多关税谈判和央行会议之前,美元将创下一个月来最大单周跌幅,而英镑下跌,之前公布的英国零售销售数据弱于预期。

  预计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将在下周的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交易员将关注会后评论,以判断下一步行动的时机。

  法国巴黎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美联储)会议存在一些乐观的空间。与贸易政策相关的经济不确定性虽然尚未完全解决,但已显着下降。”

  政治是影响两大央行的因素之一,美国尤其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生冲突,再次要求降低利率。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本周呈现下跌趋势,收于97.66,录得四周来最大单周跌幅。市场预计,美联储下周料将不受政治压力继续按兵不动,美国与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达成贸易协议,与欧盟的谈判前景乐观,美元的避险属性减弱。非美货币方面,受日本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大败、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影响,美元兑日元本周录得下跌,最低触及145.85,为四周以来首次收跌。受弱势美元提振,欧元、英镑和澳元兑美元本周均录得上涨。

  黄金市场:现货黄金收于3336.72美元/盎司,本周先涨后跌,累计下跌0.41%。周初,在美元走软和美债收益率下行的带动下,黄金一度涨至五周新高,但随后的关税协议让黄金回调。

  原油市场:国际油价承压下跌后略有回升,整体料将变动不大。国际贸易局势缓解以及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但其他悬而未决的贸易谈判和俄乌谈判的不确定性,限制了油价的进一步上涨。

 一周要闻回顾

  1、特朗普关税动态:15%起征,与日本达成协议,欧盟拟好反制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宣布,将于8月1日前设定一项新的“对等关税税率”制度,关税幅度将在15%至50%之间。其中,少数与美国“关系不佳”的国家将适用最高50%的关税。

  此举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贸易政策上迈出更激进的一步,针对未能与美方建立合作框架的国家,实施更高水平的惩罚性征税。另外,特朗普还计划在未来几天向全球贸易伙伴发出约200封“关税信函”,并表示美欧贸易协议达成的可能性接近五成。

  周二,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一项被其称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交易”的双边贸易协议。根据特朗普的说法,将对日本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日本则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回应称,将把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从现行25%下调至15%。他表示,日方将认真评估协议内容,并在必要时与特朗普总统进行通话或举行面对面会谈。

  除日本外,特朗普本周还宣布与菲律宾和印尼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与菲律宾的协议是其在过去三个月内签署的第五项贸易协定,内容包括美方对菲方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而菲方对美国产品则全面免税。印尼方面则同意取消对99%美国产品的关税障碍,调整非关税壁垒,并接受美方机动车安全标准。

  2、特朗普视察美联储大楼,与鲍威尔就工程超支交锋并再促降息

  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造访美联储总部,与主席鲍威尔就总部翻修项目的成本问题正面交锋。特朗普指出,项目预算已飙升至31亿美元,而鲍威尔则反驳称该数据不准确,双方在媒体面前公开分歧。

  特朗普以半开玩笑的语气表示,在私营企业中,如此严重的超支通常会导致项目经理被解雇,但他强调此番言论并非针对鲍威尔个人,而是希望工程能按计划顺利推进。

  在视察过程中,特朗普再次公开敦促美联储降息。他表示,尽管翻修过程中确有“奢侈”的部分,但出于安保要求与地下施工的复杂性,他对部分成本上涨表示理解。他同时重申,与鲍威尔的会谈“气氛良好”,并称翻修超支不足以构成撤换鲍威尔的理由,强调不想把这两件事挂钩,只希望看到利率必须下降。

  特朗普表示:“我认为我们就利率问题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会谈。鲍威尔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国家发展良好’”,他理解为,这意味着鲍威尔将开始建议降低利率。

  就在前一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再次抨击鲍威尔,指责其拒绝降息导致美国家庭承压、国家利息负担加重。他声称,如果利率能下降3个百分点,美国每年将节省1万亿美元。

  但被誉为“美联储传声筒”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指出,这一说法缺乏现实基础,美国在2024年的利息支出已达1.1万亿美元,大幅削减难以实现。

  本周围绕美联储翻修项目的争议迅速升温。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已正式向司法部递交刑事指控动议,指控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提供虚假证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公开批评称,一个年亏损逾千亿美元的机构竟耗巨资翻修办公大楼,美联储的非货币政策行为必须接受全面审查。

  3、石破茂重申留任,回应辞职传闻

  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重申留任意向,称有关其辞职的报道不实。此前,多家日本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石破茂有意在8月底前辞职,为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失利担责。

  《每日新闻》称自民党将于8月总结选举情况,石破茂基本确定辞职。共同社也称其辞职“不可避免”,他可能在8月宣布决定。石破茂21日曾就选举失利表达歉意,但也表示需继续担任首相以应对日美关税谈判、物价上涨等问题,并称将分析失利原因。

  石破茂23日早曾表示,在仔细研究美日贸易协议内容前,不对“去留问题”置评。《读卖新闻》等报道称,他计划在日美达成贸易协议后,再处理选举失利责任问题。

  23日下午,石破茂与党内高层会谈后,明确表示将继续留任,称媒体关于其辞职的报道“完全没有事实依据”,会谈中也未涉及辞职问题。他强调,为应对当前问题、避免政治空白,他将履行首相职责。

  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仅获47席,加上非改选议席仍未能过半,成为少数派政府。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共同社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支持率跌至22.9%,51.6%的受访者认为他“应该辞职”。

  自民党内也有要求其辞职的呼声,部分议员及支部联合会已公开要求石破茂下台。根据自民党党章,若超半数自民党籍国会议员及超半数都道府县支部联合会代表要求选举新总裁,可进行新总裁选举,这等同于对现任总裁的罢免。

  4、泰柬边境“地雷”被引爆!

  7月24日,柬埔寨与泰国边境地区发生激烈冲突,局势急剧升级。泰国方面表示,冲突已至少造成该国11人死亡、28人受伤。

  泰国代理总理普坦称,柬埔寨率先开火并使用重型武器,但泰方仍愿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同时扞卫国家主权。泰国外交部指责柬方违反国际法,要求其停止攻击并承担冲突责任,否则泰方将采取更高等级的自卫措施。

  泰国陆军24日在社交媒体上称,柬埔寨当天上午向泰国素林府一社区发射火箭弹,泰方随后出动空军F-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与此同时,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表示,柬埔寨奥多棉吉省和柏威夏省的边境地区遭到泰国炮击,他敦促民众保持冷静,不要囤积商品或哄抬物价。

  两国在冲突起源上各执一词。泰国陆军称柬埔寨率先开枪,而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则表示泰军首先发动攻击,柬军仅在自卫范围内行动。

  此前在23日,泰国已下令降低与柬埔寨的外交关系级别,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驻泰大使。24日,柬埔寨也决定将与泰国的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并召回驻曼谷外交人员。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致信联合国安理会,指责泰国违反国际法,呼吁召开紧急会议。

  25日周五,泰国代理总理普坦表示有信心,当前泰柬边境的武装冲突不会升级为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普坦还表示,泰国依然愿意与柬埔寨展开对话。但他强调,任何对话必须以柬埔寨方面首先停止军事行动为前提。

  25日夜间,柬埔寨国防部发表声明称,7月24日,泰国对柬埔寨发动了蓄意、无端和非法的军事攻击。这一行为侵犯了柬埔寨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当地时间7月26日早,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再次交火。泰国军方称,柬埔寨军人首先向泰国士兵开火,泰军随后予以还击。

  5、加沙停火谈判再陷僵局,法国拟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国中东和平特使维特科夫于周四表示,正在从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回美国谈判代表团返美磋商,理由是哈马斯“缺乏在加沙达成停火的意愿”。以色列总理办公室随后也宣布,将召回其谈判团队返回国内,以便进行进一步内部磋商。

  尽管哈马斯已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作出妥协,包括放弃对长期停火的坚持,改为要求美方承诺在初步60天休战期结束后再延长60天,以争取更多时间就战后加沙地带的政治与安全安排展开谈判,但整体对话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最新一轮谈判中,仍有多项核心分歧悬而未决。以色列坚持在埃及边境“费城走廊”设立缓冲区,并拒绝联合国参与人道援助的分发,指控其部分机构与哈马斯存在关联。哈马斯方面则要求援助分发必须由联合国和红新月会监管,反对由美以两国合资设立的所谓“人道基金会”。

  据联合国通报,当前在分发点发生的冲突已造成超过670人死亡。美方则认为,这项基金会机制有助于削弱哈马斯对物资的控制;而人道组织警告,当前已有多达93%的加沙居民面临严重饥荒风险。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四宣布,计划于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表示将以此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他在社交平台X上公开该决定,并致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强调法国将率先迈出承认的一步,并努力劝说其他盟国跟进。作为犹太裔与穆斯林人口均为欧洲最多的国家,法国或将成为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主要西方国家。

  此举随即引发以色列强烈不满。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严厉批评该决定,称这是对“恐怖主义的奖赏”,并警告其可能孕育另一个“伊朗代理人”。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亦表示,法国的行动“等同向恐怖主义低头”,并重申以方绝不会接受在其边境建立“威胁国家安全与生存的巴勒斯坦实体”。

  (亚汇网编辑:林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