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沪深ETF规模逾4.3万亿元 债券ETF渐成资金配置主线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行业内部通报最新一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6月末,沪市ETF共701只,总市值逾3.14万亿元;深市ETF共495只,总市值超1.15万亿元。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逾4.3万亿元,较上个月稳步上升。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在ETF业务竞争格局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传统龙头券商凭借综合实力稳居第一梯队。需要注意的是,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券商人士认为,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重塑了债券ETF的市场格局。债券ETF正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当前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二、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多只绩优指增产品联袂加盟
7月24日至7月25日,个人养老金基金迎来重磅扩容,来自国泰海通资管、博道基金、天弘基金的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以及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宣布增设仅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购买的Y类基金份额,并修订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至此,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指数增强基金产品数量由19只扩容至23只,标的指数覆盖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红利等众多选项。业内机构认为,指数基金的特点在于产品有明确的对标基准指数,这使得产品投向清晰、风格稳定、透明度高,有助于投资者结合自己的偏好和个人养老规划等因素进行养老资产的配置。尤其是指数增强基金,具备收益增强的特点,与长线的养老投资的契合度更高,还力争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但同时也要求基金管理人做好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平衡。
三、历经一纪的金色信仰:坚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投资工具——华安黄金ETF上市十二周年纪事
十二年前的仲夏,上海证券交易大厅一声锣响,国内首批黄金ETF——华安黄金ETF(518880)呱呱坠地。十二年为一纪,华安黄金ETF在这一纪中沉淀了跨市场的创新,服务千万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凭借其独有的开创性、普惠性、合规性优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中长期投资品类之一。国内首批黄金ETF的诞生,承载着藏金于民的重要历史使命。黄金作为贵金属,长期承担了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主要货币职能,伴随着人类文明源远流长。黄金既具有抗通胀、防风险、抵御货币超发和发挥资产配置功能,也在全球货币体系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全球央行大幅购金,已成为全球黄金最大的持有者之一。黄金作为国家和居民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泰康先进材料股票清盘 基金经理马不停蹄再发新基
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泰康先进材料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公告称,泰康先进材料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7月26日日终触发了《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自2025年7月28日起根据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五、多只QDII基金开启限购 年内“冠军基”已关门谢客
近日宣布限购的QDII产品不在少数。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于昨日起暂停大额申购业务,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基金的金额不超过50万元。国泰标普500ETF以及今年上半年公募业绩冠军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昨日则直接“闭门谢客”,暂停接受任何申购。有业内人士表示,QDII产品的限购一般是出于投资额度的原因。当QDII投资额度不足时,基金需要进行限购。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