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公司年内自购5400次 传递乐观投资信号
随着中国资产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基金公司的自购力度也不断加码。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该公司自7月24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人民币2500万元,并承诺对上述自购产品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百家基金公司累计申购旗下产品逾5400次,其中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金额已突破2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主动自购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不仅能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更向市场释放出对后续行情相对乐观的投资信号。
二、近60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60% 权益类基金发行迎来小高潮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3.74%。具体来看,4000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占比超九成。另有近400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近60只基金收益率在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年内翻倍基开始批量涌现,截至7月28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20.89%,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基金收益率为112.25%,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收益率为109.01%。市场回暖点燃了基金公司的发行热情,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披挂上阵。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当前共有48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39只权益类基金即将发行。其中,永赢基金李文宾、国金基金马芳、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大成基金韩创、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等均推出了新基金。
三、河南省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注册成立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河南省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金汇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四、突出普惠金融定位 证监会进一步优化香港互认基金注册审核安排
记者从业内获悉,证监会日前在机构监管通报中进一步优化了香港互认基金审核安排,旨在稳妥推动《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的实施,更好体现普惠性政策初衷,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下一步,监管表示,将按照上述审核安排稳妥有序推进香港互认基金产品注册,同步做好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完善,更好凝聚共识,推动香港互认基金业务平稳发展。
五、多家基金关停APP
平安基金近日发布APP业务迁移的公告称,将于2025年8月31日将“平安基金”APP的功能和服务正式迁移至官网和“平安基金”微信服务号。届时,公司将暂停APP的运营及维护服务,如有恢复运营计划,将另行通知。关停旗下APP似乎在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中已成为一种趋势。今年以来,国寿安保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公募相继宣布,终止运营旗下移动客户端APP的业务;更早之前,光大保德信基金、长盛基金、财通基金等公募均于去年暂停或终止运营APP。“对多数中小基金公司而言,APP用户活跃度较低,其带来的资金流量很小,却需要投入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费用去运营维护和优化,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有业内人士表示。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