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市场成为全球经济与金融领域关注焦点,一系列关键事件与趋势正重塑其格局,深刻影响着投资者决策、能源企业战略及全球经济走向。
一、供应端:增产潮下的市场震荡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增产步伐持续推进。8月3日,参与自愿减产的8个OPEC+成员国达成协议,9月将额外增产54.7万桶/日,这意味着自2023年11月达成的220万桶/日减产协议将全面解除。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此举将推动OPEC+产油国今明两年石油产量分别增长110万桶/日和89万桶/日。非OPEC+产油国同样发力,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原油产量增长显著,预计今明两年“非OPEC+”产油国产量分别增长130万桶/日和100万桶/日。全球原油供应大幅增加,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二、需求端:前景黯淡,复苏乏力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阴霾下,原油需求前景不容乐观。OPEC在最新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下调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降至130万桶,调整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51亿桶;同时,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2025年增长量预期也从143万桶下调至128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约90万桶/日,较3月份预测值下调约40万桶/日。IEA更是将2025年需求增长预测大幅下调30万桶/日,至73万桶/日,并指出2026年石油消费量增长将更慢,仅为69万桶/日。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消费表现不及预期,经合组织国家消费增量不足,日本石油需求处于数十年来低点。尽管夏季旅行旺季推动欧美航空煤油需求创历史新高,预计2025年全球航油需求将增长2.1%,成为所有油品中增速最快品类,但整体需求仍难掩颓势。
三、地缘政治:冲突阴影下的供应隐忧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给原油市场增添诸多不确定性。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双方军事对抗范围扩大,俄罗斯作为重要产油国,其石油生产与运输面临潜在风险。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制裁措施持续,影响全球石油贸易流向。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进而抑制原油需求。地缘政治风险一旦爆发,随时可能引发原油供应中断担忧,推动油价大幅波动。近期市场对以色列可能空袭伊朗石油设施的担忧,就曾促使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8月以来首次突破每桶80美元关口。
四、库存与价格:库存高企,价格承压
供应增加与需求疲软共同作用下,全球石油库存持续攀升。6月份全球石油库存连续第五个月增长,环比增加2810万桶,库存量达到783.6亿桶,创下46个月来高点。美国液态烃库存增幅明显,海上浮仓原油库存也有显著增长。库存高企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8月初随着OPEC+达成增产协议,市场预期年底前全球库存将进一步增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67美元/桶关口,此后一直在67美元/桶上下低位调整。高盛集团分析师下调2026年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至每桶58美元,下调美国轻质原油价格预期至每桶55美元。摩根大通也将2025年和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分别从每桶73美元和61美元下调至66美元和58美元。
当前原油市场处于多事之秋,供应端增产汹涌,需求端萎靡不振,地缘政治风险高悬,库存高企压制价格。未来,市场将继续在这些复杂因素交织中波动,投资者、能源企业及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谨慎应对潜在风险与机遇。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