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原油实时行情分析:油价呈现多空因素激烈博弈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

文 / 章天 2025-09-01 09:43:49 来源:亚汇网

   基本消息面

  

   周一(9月1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63.690美元/桶附近,跌幅为0.48%。

   一、供应端影响因素

  

   (一)OPEC+增产进程加速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自今年4月起坚定推进增产计划。4月撤销217万桶/日减产,随后5月至7月每月增产41.1万桶/日,8月增产幅度扩大至54.8万桶/日。若9月按计划再增产54.8万桶/日,自4月以来的累计增产幅度将高达247万桶/日,接近全球原油日需求的2.5%。以阿联酋为例,其因长期对配额不满,实际产能远超配额限制,已提前完成增产目标,9月将额外增加30万桶/日产量,日产量提升至337.5万桶。OPEC+的增产行动旨在重新夺回市场份额,高盛集团报告指出,这种加速增产策略意在“使闲置产能和市场份额正常化”,同时从战略层面约束美国页岩油供应。不过,部分成员国在执行增产计划时存在一定变数,如俄罗斯等国能否完全履行增产承诺,仍有待观察。

  

   (二)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

  

   除OPEC+外,非OPEC+产油国产量也呈现增长态势。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的原油产量不断攀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油产区技术不断革新,开采效率提升,原油产量持续增加。巴西近年来在深海油田勘探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油田陆续投产,产量稳步上升。加拿大油砂产业在优化开采技术、降低成本后,产能也有所提高。这些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市场供应端的竞争与压力。

  

   二、需求端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济放缓抑制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增长步伐。高关税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受限,依赖出口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如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等因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受限,面临资金外流困境,国内经济活动收缩,对原油需求大幅下降。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消费增量不足,工业生产对原油的消耗也相应减少。

  

   (二)亚洲需求疲软凸显

  

   亚洲作为全球原油贸易的核心区域,其需求表现对全球原油市场影响重大。2025年上半年,亚洲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51万桶/日,达到2725万桶/日,但7月进口量骤降至2500万桶/日,创年内最低水平。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虽经济增长态势稳定,但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原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等,也因国内经济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对原油的需求增长乏力。日本石油需求处于数十年来低点,印度在特朗普政府对其加征50%关税后,经济与贸易面临压力,石油需求扩张受阻。

  

   三、地缘政治风险与市场预期

  

   (一)俄乌冲突持续扰动

  

   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双方军事对抗范围持续扩大。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产油大国,其石油生产与运输面临潜在风险。乌克兰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终端的袭击,一度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动油价上涨。但有关双方停火谈判的报道又使市场情绪缓和,油价随之回落。此外,特朗普对印度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影响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决策,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局势对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市场预期分歧较大

  

   当前原油市场投资者与分析师预期分歧明显。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尽管供应增加,但地缘政治风险随时可能导致供应中断,且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需求有望回升,因此对油价持乐观态度。然而,另一部分人则强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软以及OPEC+增产带来的供应压力,认为油价将继续承压下行。这种预期的分歧导致市场交易活跃度增加,但方向难以明确,使得原油价格在短期内波动加剧。

  

   9月1日原油市场在供应增加、需求疲软、地缘政治风险犹存以及市场预期分歧的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出震荡调整的态势。未来,原油价格走势将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投资者与能源企业需密切关注相关信息,谨慎制定决策。

  

   (亚汇网编辑:章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