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地缘政治局势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下,原油市场始终是全球金融与能源领域关注的焦点。2025年9月10日,原油市场迎来一系列关键事件与数据,深刻影响着市场走势与投资者预期。
一、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调整油价预期
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对原油价格预期做出调整。预计2025年WTI原油价格为64.16美元/桶,较此前预期的63.58美元/桶有所上调;但预计2026年WTI原油价格维持在47.77美元/桶不变。对于布伦特原油,预计2025年价格为67.80美元/桶,高于此前预期的67.22美元/桶,2026年价格则仍预期为51.43美元/桶。这一调整反映出EIA对2025年原油市场供需结构的微妙判断,尽管当前市场波动较大,但对年内价格仍有一定支撑预期,而对2026年的价格预期则暗示长期来看市场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二、国际油价隔夜上涨,市场情绪有所回暖
截至今日凌晨发文,美国WTI10月原油期货电子盘价格周三(9月10日)报价上涨1.06美元,涨幅1.70%,报63.32美元/桶;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报价上涨0.91美元,涨幅1.38%,报67.08美元/桶。油价隔夜上涨,背后有多方面因素推动。OPEC+最新决定显示,10月原油日产量仅增加13.7万桶,远低于此前8、9月的55.5万桶以及6、7月的41.1万桶。这一低于预期的增产幅度令市场意外,在供应端为油价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投资者还在关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即将召开的会议,交易数据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89.4%。较低的利率往往有助于降低消费者融资成本,提振经济增长,进而增强石油需求前景,从需求侧对油价形成潜在利好。
三、国内油价调整搁浅,新一轮或迎下调预期
在7月中旬到8月连续下跌两次油价后,9月油价调整开局重新上涨,上周油价上涨幅度几乎接近100元/吨。不过随后国际油价连续下跌,截至本周,油价统计连降超过500元/吨,使得原本预计上涨的油价降至搁浅调整范围。在9月9日24时,国内油价调整实现今年第5次搁浅,让当前油价依旧保持着前两个月连续下跌后的价格。按照油价10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下一次油价调整将于9月23日24时进行。新周期首个工作日统计显示,国际原油变化率已经由涨变跌,预计下调油价10元/吨。虽然距离50元/吨的下调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但相比前一日未涨的40元/吨涨幅数据,已经下降了50元/吨。若接下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8月油价连跌后,9月油价有望再次下跌。
四、OPEC+增产节奏影响市场预期
OPEC+在9月7日的会议中商定,从10月开始将产量再度提升13.7万桶/日,开启第二轮复产。但此次增产幅度低于市场此前预期,显示出OPEC+在管理供应上更加谨慎。ANZ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Hynes指出,这一举措意味着此前计划维持至2026年底的减产安排正在逐步被逆转,反映了闲置产能的快速回归。不过,后续OPEC+若继续维持低于市场预期的增产规模,油价中枢将逐步上移。市场密切关注OPEC+未来几个月的增产节奏,这将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以及价格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五、地缘政治与经济数据影响市场信心
近期,地缘政治因素与经济数据对原油市场影响显著。欧盟考虑对俄罗斯的银行和能源企业实施新制裁,试图施压俄罗斯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但除非制裁措施能带来俄罗斯原油实质减量,否则对油价的提振难以持久。在经济数据方面,美国经济数据走弱,非农就业放缓进一步打击石油需求预期。从汽油消费来看,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结束,汽油裂解价差快速收缩,显示成品油需求边际转弱,炼厂利润承压,可能制约原油加工需求。市场信心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与经济数据交织下,表现较为脆弱,投资者在交易决策上更加谨慎,密切关注各方动态以把握市场走势。
9月10日原油市场在多空因素交织下,呈现出复杂的运行态势。EIA油价预期调整、国际油价隔夜上涨、国内油价调整动态、OPEC+增产节奏以及地缘政治与经济数据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了当前原油市场格局。未来,原油市场仍将在这些因素的持续影响下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方信息,谨慎制定投资策略。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