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周二(10月28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61.150美元/桶附近,跌幅为0.24%。
相关新闻消息
核心驱动因素:增产与地缘的多空博弈
1.供应端:OPEC+增产预期成最大利空
最新消息显示,OPEC+在本周日的会议上倾向于再次小幅提高石油产量,这一信号彻底打破市场对减产托底的幻想。自4月以来,OPEC+已累计提升目标产量约270万桶/日,此前585万桶/日的减产规模已被大幅抵消。花旗银行在报告中指出,若OPEC+持续无限制增产,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量可能扩大至120万桶/日,届时WTI原油或跌至65美元以下。从实际供应来看,沙特原油出口维持900万桶/日高位,伊拉克、阿联酋等国产量均超配额,叠加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至1320万桶/日,供应端压力持续释放。
2.地缘端:风险溢价快速消退
中东局势降温导致地缘支撑大幅减弱,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保持克制,市场担忧的原油运输通道中断风险并未显现。XTB分析师凯瑟琳?布鲁克斯指出,近期油价下跌已充分反映地缘溢价消退,市场焦点正从短期冲突转向长期供应过剩格局。尽管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制裁仍在执行,但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将原油出口维持在800万桶/日以上,制裁实际影响远低于预期,进一步削弱地缘对油价的支撑作用。
3.需求端:疲软预期持续强化
全球需求疲软成为压制油价的另一关键因素。金联创数据显示,受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影响,国内汽油消费下半年同比预计下降3.2%,后续需求仍将维持调整态势。国际能源署(IEA)此前已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从180万桶/日下调至110万桶/日,而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美国零售销售增速放缓,进一步印证原油消费主力市场的疲软态势。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