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周四(11月27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58.470美元/桶附近,跌幅为0.27%。
核心驱动因素:供需博弈主导,政策与地缘成关键变量
供应端呈现“减产托底但过剩预期升温”的矛盾格局。OPEC+此前宣布将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2026年3月底,且俄罗斯、伊拉克等国的补偿性减产将持续至2026年6月,短期供应收缩逻辑明确。但国际能源署警示,即便维持当前减产规模,2025年全球原油市场仍可能面临供应过剩,美国原油产量维持1340万桶/日的高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
需求端季节性疲软与结构性改善并存。当前全球航运处于传统淡季,美国馏分油库存连续3周增长,反映终端需求疲软。但国内需求呈现积极信号,11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山东地炼开工率从65%升至72%,带动原油加工需求提升,国内主要港口原油库存稳定在280万吨的中性水平,为价格提供支撑。
地缘与政策因素扰动短期行情。中东局势虽未出现实质性升级,但红海航运安全问题仍支撑油价风险溢价;国内方面,原油进口关税维持低位,叠加人民币汇率阶段性企稳,降低了进口成本,对国内原油期货形成利好。
机构展望与操作建议:聚焦区间波动,把握边际信号
国际机构对油价走势分歧明显。惠誉BMI与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76美元/桶和73美元/桶,认为供应过剩将压制价格;渣打银行则看好需求增长潜力,将目标价上看92美元/桶。国内机构更关注结构性机会,中信证券指出,国内原油期货受需求改善支撑,波动幅度将小于国际油价,短期核心波动区间为435-455元。
操作层面,建议投资者采取“区间交易”策略。对于国内原油期货,可在438-440元区间布局多单,452-455元区间逢高减仓,设置5元左右的止损空间;国际油价方面,布伦特原油70美元/桶是重要支撑位,若跌破需警惕进一步下行风险,反之站稳74美元可适度增仓。
今日需重点关注美国EIA原油库存数据与国内炼厂开工率统计,若库存超预期下降或开工率继续提升,可能推动油价短线走强。同时密切跟踪OPEC+减产执行情况与中东地缘动态,防范突发风险对行情的冲击。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