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学生,比我们家长当学生那时候可累多了。像我们小时候,谁小学开始补课啊?疯了吧?现在:正常。我们那时候谁初中七八点钟放学啊?疯了吧?现在:正常。
以至于当笔者听说才高一的小侄子,晚自习就到十点才放学时,也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当时并没有觉得奇怪,可细细想来,小学到高中,这得多受多少罪啊!
所以很多家长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们的饮食十分用心。毕竟压力已经免不了了,至少给学生吃的好点。但不得不说,有时候家长们理解的“用心”,和实际效果有很大出入。“糊弄式早餐”在家长中兴起,花样挺多危害可大如果是中小学生,饮食上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延时服务的开展,很多学校也提供了午饭晚饭,所以家长们其实只要把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给安排好,基本就OK了。
但偏偏就是这个早餐,家长们没法很好的安排。学生上学时间太早了,家长又要上班,做早饭又不是个轻松活计,真好好做非常费时,所以和大多数亲爹一样,小汪家长是这样应付的。
小汪同学的学校距离家其实不远,从小区一个口出来就是菜市场一条街,走到尽头大马路湾,就是小汪的学校某某一小了,就算是小学生,走路全程也不过十几分钟。
因为沿途是临着菜场,中间又有车站,尽头又是学校,所以这一条街上有很多早餐店和小吃摊,做得看着都挺干净。所以很多早上,小汪同学父子俩就是在这些摊上解决了早饭。
开始吃的还比较家常和清淡,后来尝试得多了,逐渐变成大早上吃汉堡、馅饼等等重油重盐的东西。虽然小汪家长也隐隐感觉这不太“早餐”,但摊上大家都这么吃,所以也没多想。
毕竟只有早餐吃的不均衡点,中午晚上学校都有蔬菜水果,而且小汪同学的妈妈一个多月就回来了,这样的早餐也不会持续太久。小汪父亲抱着这样的想法,直到小汪身体出了问题。
母亲回来后,发现小汪同学经常打嗝和没来由的肚子痛,出于对小孩子的谨慎,母亲带着小汪去了医院,通过医生的表述才知道孩子确实出了问题,脾胃变弱了,还有点营养不良。
结合小汪同学亲爹的“供词”,医生认为长期早餐摄入过于油腻的食物可能是主要原因。这让小汪同学的家长极为后悔,为了图省事想当然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大人比,在教育中是不可取的。糊弄式的家庭教育不可取,家长们应多些耐心其实这一糊弄式早餐很多家长都在给学生食用,在一开始都不会有什么显性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家长们还是要尽可能规避。
而新学期的到来,除了有让一部分家长焦头烂额的接送问题外,还有另一部分家长苦恼着的辅导作业问题。毕竟随着某个不受欢迎的东西再次造访,部分地区又开始了网课模式。
于是笔者最近的好友圈里就充斥着两种声音,一边是家长们疯狂吐槽自家孩子上课的行为,一边是老师们疯狂吐槽着摆烂的家长。
很多家长反映,自从上手辅导作业之后,就悲伤的发现自家孩子可能智力有点问题,明明一看就知道的东西,家长从A到B直线抵达,而学生能画出一条远渡太平洋的声波线。
于是很多家长在这样的崩溃中成为了老师口中摆烂的家长,躺在一边玩游戏,以至于其他同学的书都密密麻麻的时候,自家学生的书还像没翻过一样。
每当老师质问“为什么”,家长就六个字“教不会,管不了”。其实这种心态我们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笔者也经常因为憋气,在辅导作业中途,无数次把嗡嗡的脑袋塞进冰箱降温。
但我们始终要明白,孩子就是孩子,之所以可爱,之所以气人,都是因为他们神奇的脑回路,还没有像我们一样被俗世的规矩所框住,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一定就有答案。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们像我们这种被设定了固有模式的人一样,甘心按程序从头走到尾。学生们会在中途拐入附加条件看一看,或者明知前方是错,也要去走走看看,这是他们特有的好奇心。
而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包容这种好奇心,就让他们自己走走看看,耐心等待他们受挫回头,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正向的引导和教育。这样才是不糊弄的家庭教育,只是在现实中,确实很难做到。
不过我们仍要把这一守则记在心里,至少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次血压升高时,暂时性的压制住我们爆发的火山,防止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